元氏站起身来,提声问:“母亲?”
秦氏一挥手,道:“罢了,还是叫老三媳妇去弄吧。”
三夫人江氏听了此话,不由得微微皱眉。她们三房不过刚刚回来几日,也不过是客居,住一段时间还是要回去幽州的。如何就叫她管理财务了?想想刚刚的一幕,秦氏明显就是想让媳妇贴钱给她办理这些事情。不由得心里便不痛快,只是她回府极少,没必要得罪婆婆,便起身道:“母亲恕罪,儿媳初来京城,连路都不知道,实在不会办理年节。”
秦氏听了,知道是不愿意给自己贴钱,心里更是不爽快,道:“不会就学着会,将来如何给老三掌家?”
江氏却是不吭声了。
三爷谢琦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关翘,站起身道:“母亲,是江氏无福。我们夫妻二人回京,是长公主亲自召见的,只怕年节是要陪着她老人家,无暇他顾了。”
秦氏看着这个一向顺从的庶子如今也敢顶撞自己,却又无法反驳,只能拍着桌子叫:“杨氏!你来掌管!”
四夫人就知道总要落在自己头上,忙站起来应声:“是。”
年节里最大的开销便是席面和灯烛,有了四房的媳妇分担,秦氏心里总算轻松些,之后便对元氏道:“太平县的太平猴魁今年运来几何?”
元氏缓缓坐下,笑道:“母亲是问,儿媳的陪嫁生意赚了多少银子?”
秦氏脸色更黑了几分,怒道:“我是问你茶叶,谁问你陪嫁生意了?”
元氏笑道:“母亲莫不是忘了,这太平山的茶山,是我带来的元家的嫁妆。”
秦氏一噎,这么些年,她习惯了人们称颂谢家的太平猴魁,却忘了,这茶叶本是元氏的嫁妆。
元氏笑着缓缓道:“茶山今年大旱,并未产出多少茶叶。这等粗鄙的茶叶,只怕今后也只够我们凌霄园喝了。”从前给全府喝是人情,也是无奈。如今,元家起复,元齐年底之前便可回归,元氏的气势正盛。
秦氏看着元氏,被噎得半晌没说出话来。
四爷冷笑一声,道:“如今果然不同,元家起复,这大嫂的脾气也大起来了,眼光也高起来了。连每年孝敬父母的茶叶也断了。”
元氏转过头看了一眼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四爷一眼,微微一笑,道:“四爷是为了此次伴驾秋猎没有四房而迁怒于长房吗?”此次秋猎,大房二房都出动了,唯独四房子嗣年龄不够,而无法随驾。
四爷站起来看着元氏,阴测测的道:“大嫂,说话要想清楚,母亲还在这里呢。”
秦氏早就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若是元氏还是从前那样温顺,她还可以摆一摆婆婆的架子,如今元氏软硬不吃,她简直毫无办法,重点是,连吵架都不是对手。
谢征拍桌子对元氏道:“闭嘴!给母亲道歉!”
元氏也站起身来,扬着下巴看着谢征,冷冷道:“元家,已然不是之前的元家。谢家,最好也弄清楚自己在这京中的地位!”她转身而去,留下一屋子脸色各异的人。她话里说得明白,元家已然起复,谢家便不是对手。毕竟三十年的新贵与几百年的世家,根本不是一个擂台上的对手。
谢千羽看着母亲昂首而去的背影,鼻子有些酸。她知道,即便元家依旧落魄,她坚强的母亲,也是能撑起一片天空,保护她和哥哥的。
秦氏脸色十分难看,众人也都明白此刻不适宜触她眉头,便纷纷退下。
傍晚,便传出老夫人要收养一孙女在身边尽孝的传言来。
那些庶出的女孩都动了心思。老太君身边教导和姨娘教导是两个极大的区别,身份不止高了一等。况且老太君身边的人脉和东西,都是值得动一动心思的。最重要的是,将来的前程,一定是比一个姨娘之女出身的小姐要好得多。
青楠叽叽喳喳说着各个小姐的心思,一边笑着问:“大小姐想不想去松鹤园?”
谢千羽看着棋谱,将手中棋子“啪”一声,放在棋盘上,头也不抬道:“叫她们去抢吧。”将亲孙女推进火坑里的祖母,还抢着去凑热闹?
此时,梁妈妈送了一张帖子进来,道:“白日里忙忘了,现在才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