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闻鼓响便是有人投告无门,来告御状了,皇帝即便有再大的理由,也不能不听告状之人的冤屈,于是,早朝暂停,传登闻鼓之人。
可皇帝和朝臣万万想不到,竟然进来了一群人,各个破衣烂衫,带着补丁。
一群人进了大殿便开始哭诉,一瞬间严肃的朝堂像是鬼哭狼嚎的地狱。还是京兆尹站出来控制场面,叫一个个说之后,才明白了这群人状告的是恭亲王赵博。
仗势欺人、圈地私用、欺男霸女、杀人放火……一桩桩加起来,足足有十来项罪名。在场的朝臣无不面面相觑,这什么情况?这是谁要搞恭亲王府?他们得罪了谁?对对对,得罪了谢家。可谢家一没有人脉,二没有山西的人手,如何能整出这么大动静来?而且,听说谢家的三姑娘和恭亲王的庶长孙子都定亲了,两家是亲戚了,一条船,怎么会在定亲之后来对付恭王府?这么说,恭亲王府的存在,就只对一个人有威胁了——曾经一起抢皇位的皇帝!
众人看皇帝的眼神不太对了,心里纷纷为恭亲王赵博感叹。就说恭亲王在山西好好的,皇帝怎么忽然间叫了回京来,感情是离得近才好处理呀。不过看看眼前这人证物证,恭亲王府也真是自己找死,否则皇帝就算想要处理他,也抓不到小辫子呀。
想通了这些的朝臣立马觉得,自己一定要支持皇帝这个东家,不能帮着恭亲王府。有一些没有什么底线的朝臣甚至开始发言贬低恭亲王赵博,以博得皇帝的欢心。
对于什么欺男霸女,皇帝倒是不太感冒,当看到这子里说的囤积甲胄,皇帝不淡定了。立刻让人带来恭亲王,要好好问一问。
只是,恭亲王入宫之后,散朝时候也没有出来,恭亲王妃苏氏等到夜里,只等来一封不知名的书信,说是恭亲王被扣押在皇宫里了。
苏氏出身鲁国公府苏家,是云馨儿的堂姑姑。虽然是旁支,可到底也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女子,遇到事情不会太过于慌张。她先是派了人多方打听,知道了今日朝堂的事情,之后又命自己的贴身嬷嬷回去娘家求助。
鲁国公苏欢是个嗅觉十分敏感的人,今日朝中的事情,他已然猜到,恭亲王府要有大灾难,收到堂妹的求救信,只能哀叹一声,爱莫能助。不过,他还是交代了那位嬷嬷几句话来安抚堂妹。
苏氏听到嬷嬷的回禀,知道此事翻身是不可能了,只能断尾求存。于是很快地吩咐下几件事,当夜,恭亲王府的大门开开合合,进进出出不少人。
皇帝派了密探在京城四处查看所谓的五百甲胄到底藏在哪里,而苏氏自然知道,所以叫人暗中去,将甲胄转移了。密探虽然无功而返,可到底让皇帝心里存了怀疑。
此事沸沸扬扬几日,皇帝终于下了圣旨,剥夺恭亲王赵博的亲王位,贬为平民,罚守皇陵一生。恭亲王府男丁流放一千里,女眷于皇家寺庙皇姑寺出家为尼。
查抄恭亲王府的那日,王府内上下充满哭声和喊叫声,只有苏氏十分冷静,跟着查抄的官员淡定地去了皇姑寺。因为,只有她知道,这已然是最好的结果。若是被皇帝找出那五百甲胄,只怕恭亲王府上下都要被赶尽杀绝了。好在皇姑寺是皇家寺庙,里面也允许身边留一个伺候的人,否则,若是真的男丁砍头,女眷充为官妓的话,那将是无法想象的地狱。
当看热闹的曼娘回来与谢千羽说了恭王府的事情之后,谢千羽放下茶杯,感叹道:“到底是苏家出来的人,果然不一般。”
曼娘疑惑道:“小姐这话……”
谢千羽道:“那参奏恭王府的折子每一个都有理有据,有人证物证,包括五百甲胄的事情。可每一个罪名,都有了证据,唯一这甲胄,当密探去查看的时候,却没有了,你不觉得奇怪吗?”
曼娘恍然大悟道:“当是恭王就在宫中,自顾不暇,自然是这位恭王妃转移走了那致命的证据!如此一来,满门抄斩的造反罪名就不成立了,皇帝只能用这种贬压的手法来处理恭亲王府!”
谢千羽点点头,虽然这次恭亲王没有要了命,可宇文信一定不会让事情就这么简单的。他昨夜送来的纸条不是说了吗?要送自己一份大礼。
果然,到了下午,谢千羽便得到消息,查抄恭王府的时候搜到了赵博与四皇子赵沁的往来书信,大致情况就是,四皇子府的很多银子都来自恭亲王府,这些年四皇子买通朝臣培养私兵的银子,都是恭亲王供给的。信件上都盖着赵沁的私章,做不得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