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的时候,大成的三公主一身红衣,坐着公主的銮驾,由皇帝钦封的送亲使者带女官十人、宫女四十人、嫁妆一百九十六抬、盐巴五百斤、草药千斤、各类蔬菜种子千斤等,由五百兵士护送,出了北城门,一路朝着草原而去了。
没有过几日,草原大可汗的亲孙女,那朵草原上的格桑花,也穿着大红喜服,带着牛羊和战马进入了大成的京城,住在了使馆里。她与五皇子的婚期就定在十一月初。
魏家那位贤妃当初听说自己儿子要和亲时候就万分不同意,无奈,皇帝圣旨已经下了,且日子都定好了,她也只能在各大有势力的朝臣和贵胄中寻找侧妃人选,以此来尽量保证自己的五皇子有抢夺皇位的能力。只是,京城谁不知道,一旦娶了外族正妃,五皇子在皇帝心中就不是继位的人选,所以大多不愿将家里的女子嫁过来做侧妃。毕竟,女儿就那么几个,押宝在其他皇子身上,更有保障些。
贤妃慌不择路饥不择食,最后竟然将目光对准了谢家的三小姐,若不是五皇子实在不愿意娶一个退婚过的女子,她还真就琢磨着来谢家提亲了。毕竟谢家的大女儿要嫁给康王府,二女儿已经嫁到了魏家,这是门不错的亲事。五皇子好说歹说,最后没法了,只能说,若是真纳了谢家三姑娘为侧妃,只怕与恭亲王牵扯不开。贤妃听了这话,这才作罢。
只是贤妃作罢了,皇后却是盯上了谢香巧。作为谢家唯一一个及笄了却还没有定亲的女子,皇后觉得十分合适拉拢,就叫来太子好好商议了一番,没多久,就让太子的亲舅母唐氏去求亲了。
四爷一听,居然是太子和皇后看上了谢香巧,几乎想都没有想就应下了。那可是太子侧妃,将来要做妃子或者贵妃的,如何能不应?
婚期定下,依旧是腊月,只是日子却是腊月初。
谢香巧十分满意这婚事,好几日都昂首挺胸,觉得自己马上就是娘娘了。
只是,谢家一些明白人听说了只是摇头。太子显然不得宠,谁知道还能做几日的太子?即便将来继位了,可看看如今后宫的众位娘娘们,即便是最春风得意的云贵妃,也得处处谨慎,时时提心吊胆。且不说伴君如伴虎,就是皇后娘娘,也是不好伺候的。日日请安,时时处处守着皇宫里的规矩,一生都不能踏出紫禁城半步,与坐牢有什么区别?
太子府动作很快,不过几日的功夫,就将一应彩礼都准备好了,足足十八个大箱子,隆重地抬到了谢府西府。谢香巧看着从未见过的绫罗绸缎和金银珠宝,简直花了眼。
因为是太子取侧妃,所以,一应事物和流程都是礼部操办的,谢家四房只需要将女儿的嫁妆准备好,连喜服都不必操心的。
十一月初,五皇子大婚,全城都很热闹,很久没有和亲的公主来大成了,所以人们都涌动在大街上,想要看一看草原公主的美貌。只是,公主坐在銮驾里,根本看不到。
大婚之后的五皇子看起来也并没有多少喜气。皇帝可能觉得也对不起他,便将六部中最肥的户部交于他督查,也算是弥补。
转眼到了十二月,谢香巧封侧妃的日子。
这一日,谢千羽很早就去了西府,看着谢香巧身上玫红色的喜服,心里微微摇头,因为是侧妃,所以不能穿正红色。谢香巧本爱红色,却终其一生,都不可穿正红色,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谢香巧倒是没有什么,此刻脸颊上都是粉红色,也不知是胭脂还是兴奋的。
太子府的软轿在下午来了,也没有鞭炮,也没有迎亲,只是简简单单的软轿,侧妃的规制。
谢香巧终于回过味来,忍着哭上了轿子。
看着轿子远去,云馨儿叹了口气,小声对谢千羽道:“还不知是福是祸。”
谢千羽道:“太子妃如今重病,何氏一族虽然只是武将,可好歹也有兵权。如今太子妃活着,或许还帮着些,待有一日太子妃真的不在了,只怕何氏一族也得想想了。”她说的,是太子的大运势。
云馨儿道:“太子府如今一位正妃病重,却还有一个十分得宠的良娣和慕容家的侧妃。我听说,太子在东交民巷买了一处宅子,金屋藏骄了一个叫做盼儿的青楼女子。”她说的,是谢香巧的小运势。
说起这个盼儿姑娘,谢千羽微微笑了笑,若不是她,秦伯明还真不好上当呢,又怎么会被太子出面扳倒?
云馨儿道:“再过几日,宣娘也要出嫁了,你我还是早些去送添妆,别等那几日人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