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这次谢风华拜访校领导,给了刘斐和那个姓李的压力,接下来的日子,小慧过得十分平静,二十几台小电视,在这学期顺利装好,也全都卖了出去,舍友们每人挣了一百块钱,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小慧把收来的钱给谢耀东,他大手一挥:“不要了。”
四千块,相当于十个三级工人一年收入总和,他已经看不上眼了。
再说小慧翻译的资料,因为有后世的见识,翻译资料更加精准,书中有些模棱两可的叙述,她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系主任看了她翻译的原稿,大为赞叹,竟然,竟然又给了小慧一本英文资料,让她“先看看”,什么意思?
小慧自然清楚。
于是,放假期间,小慧很忙碌。
谢长风初中都没毕业,回京也才让人补了一年的课,基础很不牢靠,吊车尾进的政法学院,他虽然很聪明,平时也很努力,但和小慧比就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如今,看到小慧居然能拿着外文原著看,震惊之余,自惭形秽,立刻发奋直追。
于是,小慧在屋里吹着风扇,翻译资料,谢长风在院子的凉棚下,拿着英语书苦读。
谢耀东通过岛国朋友,给谢长风买了一台随身听,还有很多的英语磁带和教材,又有小慧从旁辅导,再加上谢长风神一般的记忆力,一个暑假,他的英语水平,就达到了至少四级的水平。
小慧很佩服谢长风的记忆力,谢长风则仰望小慧那么高的英语水平,两人表面都不表露,心里却很为有这样的对象骄傲。
假期就这样匆匆而过,开学时,同学们面对领到的课本,一个个目瞪口呆。
系主任竟然把小慧翻译的资料,修改补充了一下,以她为第一署名,当教材推荐上去。
如今,国内学者对国外的先进科技求之不得,出版社那边拿到稿件,请了专家审核之后,很快就付梓印刷,两个月不到,新书就成了他们的新教材。
这在学校,甚至全国高校中都引起了很大反响,好些高校的老师刚开始是好奇,但看了书之后,则是震惊,纷纷要求学校开这门课,很快,第一版的五千本书就脱销了,出版社那边,接到很多要求加印的信件,第二版一万本很快也摆上了新华书店的柜台。
只此一项,小慧就拿到了上千块的稿费。
这时候的上千块,可是特别大的一笔钱,教授一个月也才四五十块哪,等于老师两年工资呢。
舍友们都很眼红,一个个的发誓要好好学英语,将来也当翻译家,于是,宿舍里天天读书声不断。
一天,姚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市场去找寻,居然凑巧发现一个电机厂的内部商店卖电视机零部件,而且挺齐全,回到宿舍一说,舍友们都坐不住了,可惜大家口袋空空,没钱去买,怎么办?
杨爽提议:管小慧借。
这天,小慧从图书馆里回到宿舍,见几个舍友都一脸祈求地看着自己,很奇怪:“怎么了?”
姚丽将事情给小慧讲了一遍:“我们想继续安装电视机,可是没本钱。”
“哦,我可以给大家垫上。”小慧很痛快地应诺。
几个舍友激动不已:“小慧你真好!”
“小慧,我们卖了电视,会尽快把钱还给你的。”钱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