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你信你,成了吧。你哥成了亲,你住哪?总不能还跟你哥一条船吧?”
“我跟我爹娘住呗。我娘说等过两年我要说亲了,也给我买一条船。”
杨福上下打量他,才多大,就想着说亲了。又想着自己和他一样大,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悄悄往她姐那边看了一眼。
没事没事,他姐现在心里眼里只有念儿和惜儿,不会想到他的。
很是松了口气。
“你娘去年挣不少,不想着上岸?你娘不是心心念念要攒钱上岸买几亩地,盖一个大屋的吗?”霍惜盘算着孙氏去年应该挣了些银子。
多的不敢说,二三十两还是有的。
他家两条船,从淮安回来,就挣了不少,年前开了宵禁,两条船又要了不少货,早出晚归的,从霍家拿的货就不少,再加上孙氏的精明劲,定是从别处还拿了不少的货。
买一两亩地,再花十两在乡下盖个泥坯房,应该是够的。
“我娘之前也是这么盘算的,但年底不是挣了钱吗,我娘就说地里一年都挣不上我家现在一个月挣的,就没想着再上岸买田盖屋的事。”
“你娘很聪明嘛。”霍惜觉得孙氏脑子挺好使的。
他家四个劳力,再娶一个儿媳妇,又是一个劳力。现在手里那点钱要盖屋要买田还要操办婚事,手里的钱买个两亩地就顶天了。
一家四五口,一年打的粮还不够填肚子的。
还不如维持现状,一边打渔一边兼着在船上卖货,四五个劳力,两条船,等孙子生了,也许就能攒够钱上岸了。
年节后,琼花巷很是收了一波土产。杨氏想着霍二淮冒着大风雪饿着肚子回来,两手空空,抱怨了两句。
后来自己又想开了。和霍惜等人忙着卖货的事。
天还冷着,渔获少,桃叶渡的人便仍是过来琼花巷拿货去卖,学着霍二淮一边卖货,一边在沿河村子做些迎来送往载客的生意。
渐渐的,消息传开,也有其余的一些船家也找上门来。
现在有沈千重跑货源,各色货物也备得足,霍惜也没区别对待,一样给这些船家配了。结果一传一十传十,来琼花巷要货的船家越来越多。
沈千重跑细了腿。
霍惜又带他去结识了霍忠,霍忠没想到霍惜真的把生意做起来了。很是惊讶。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有些不适合他们商号做的生意,也愿意帮霍惜牵线搭桥,帮她找一些渠道和货源。
霍惜对他很是大方,给足了他中人钱。
在码头,什么南来北往的货都有,什么品相档次都有。对于霍忠来说,不影响他商号的生意,又不耽误他做活。只要是霍惜感兴趣,他就帮着牵线搭桥。
也不过是顺手的事。
后生可畏,他结实了一个小友,又得了好处,谁傻会把生意往外推?
沈千重那边有人引路,路越走越顺畅。一个人忙不过来,请示过霍惜,又招了两个伙计带在身边。
霍惜不管,只让他放手去做。沈千重捏着钱,又得了霍惜信任,全权放手让他去发挥,做得越发如鱼得水,越发尽心。
见沈千重在京师站稳了脚,“广丰水”商号渐渐有了雏形,霍惜考虑了数日,把他找了来,要他帮着找个人。
------题外话------
晚点有第三更~我能说我想一个商号的名字想了一个下午吗?一到起名字的环节我就头秃。一本写下来,要起几十上百个名字,甚至更多,我字典都翻烂了。烦得我就想每个人都叫苗四九,谢初一,郑三六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