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城里多闲人,所以流言蜚语的速度传播的特别快,景家大公子休妻以后,月姑没拿景家一文钱,只带了一个丫鬟就净身出户了。
想不到一向温文尔雅,以孝著称的景宇,做事如此狠绝,父母的尸骨未寒,就休了丑妻。谁人不知,景宇的双亲待月姑爱如掌上明珠,对她比两个儿子还要疼爱。
虽说景宇是丹阳城的第一公子,这休妻一事,的确做得有些过分。
也有些人为景宇抱不平,景宇文采超群,相貌出众,经商手段更是无人能及,配那丑妻过一生,委实有些冤枉。不过,说这些话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有女待字闺中的人家。
大多数人都很赞颂一向脾气火爆,平日里被哥哥光芒所掩盖的景鸿。嫂嫂被休,净身出户,他看不惯哥哥的作法,所以在发现嫂嫂离开以后,便把景宇打得起不来炕,打哥哥固然不对,但这哥哥的确该打。
然后,景鸿带了银两以及嫂嫂原来房中的衣物首饰送到了陵水村,遗憾的是,月姑一样东西都没收,连门也没开,声称自己与景家再无瓜葛。
景鸿连去三天,吃了三天的闭门康,第四天,景鸿再去的时候,大门上挂了一把锁。
要问怎么回事,嘿,很简单,丹阳城里最好吃的豆花又摆摊了,还在丹阳城的东门桂花巷巷口。
说起豆花,丹阳城的人立刻都变成了一幅垂涎欲滴的面孔,自从月姑的娘亲病故以后,丹阳城再也找不出那么鲜美可口的豆花了。
也不知是因为月姑家的井水比别家甘甜,还是因为月姑的娘长得漂亮,总之,月姑家做出的豆花,色白如玉,质嫩如饴,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口感细腻。就是天上的神仙闻见豆花香也会垂涎三尺。
尤其是这天寒地冻的三九天,上一碗热乎乎的辣豆花,唔……那感觉,真是销魂动魄,难画难描。
摆摊的第一天,桂花巷附近的百姓闻风而动,一尝,嗯,和豆花西施做出来的是一个味道,立刻排起了长队。
那天,月姑因为心里没底,只做了一锅,不到一个时辰,就见了底,来晚的人,那眼神,恨不得把两个人吃了。
这一下,月姑心里有了底,第二天,照旧做了三锅,用驴车驮着到了桂花巷。
车还没停稳,等着买豆花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帮着他们卸车,搬炉火的,搬桌椅板凳的,翠儿都看傻了。
这些天,翠儿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他们的少夫人,现在应该喊姐姐,纯粹是扮猪吃老虎,哪里柔弱了,比个男人力气都大。
这劈起柴来,犹如削瓜切菜一般,利索,开眼。现在看起来,她翠儿更像一个闺阁小姐,净干一些不动力气的杂活。
翠儿一连观察了三天,月姑脸色如常,声音如常,动作如常,没有任何的不妥之处。
就是性子变了,尤其是发呆出身的时候,那眼神,有时候冷厉得吓人。
翠儿现在不后悔跟着月姑出来了,月姑虽然不会女红,但做饭的手艺一流,每次下厨,自己只需打个下手,普普通通的豆腐,月姑能做出不知多少个花样,反正截止到现在,她还没有吃腻。
被休回家的日子虽然平淡,却很惬意,卖豆花、豆腐,看书。冬季的丹阳城,不论是贫民百姓,还是达官富人,豆腐是他们最爱。
月姑还是依循了母亲的做法,每天只做三锅豆花,两笼豆腐。这豆腐基本上都是老主顾,根本不用像别家的豆腐坊,还得上街吆喝才能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