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冯先生对郑伯与段的一个评议:
宠弟多才占大封,况兼内应在宫中。
谁知公论难容逆,生在京城死在共。
子弟全凭教育功,养成稔恶陷灾凶。
一从京邑分封日,大叔先操掌握中。
前四句是论共叔段,后四句评郑庄公。对共叔段的态度是,谁知公论难容逆,视共叔段为叛逆,对郑庄公也有批评,养成稔恶陷灾凶。
事实上,这种论调并不新鲜,充斥在春秋以后的各路议论之中。从冯先生的书中看出,他对郑庄公的态度不与纯粹的礼教相同,他展现给读者的郑庄公,智勇兼具,长于谋略,赫然有霸者之风,并非举起礼教的大棒打下去,现在来看,是比较客观的。
但是你要知道,冯梦龙这个人在当时并不得志,他差不多不与崇尚礼教的理学家站在一起,受到排斥也在情理之中,不仅如此,他极为推崇的一个人赫赫有名,便是李卓吾,那个写下厚黑二字的“狂人”。
他也是一位反对传统礼教,不甘愿奉行旧的道德约束,追求个性上的解放,他是这样的一个“离经叛道”者。所以他笔下的郑庄公与很多传统礼教下的主张有不同之处,在他的笔下,郑庄公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的鲜活。
郑庄公与共叔段的故事,是郑庄公历来受到歧义的重要事件。
这个故事最早记述下来的是《春秋》,所谓春秋,基本上作为历史的通称,各诸侯国有各自的历史记录,都称为《春秋》。现在通行的《春秋》特别指孔子编纂的鲁国的史料,是以鲁国为中心的,寄托了孔子的思想观念,其他诸侯国的《春秋》鲜有存世,原因别论。
《春秋》记载这个故事极简要,只有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没有了。上一篇分析过,虽则只有六个字,但是内容很多,这个内容不是故事的本身,而是说这里面传达出来的观念有很多,都体现在用字词上。比如说为什么用“郑伯”,为什么是“克”,为什么直呼“段”,为什么是“鄢”,都有特别的意义。所谓“微言大义”。
描述同时代史事的另一部书《竹枝纪年》则比较直接:郑庄公杀公子圣。它就是简单的记下这个事,没有所谓的别意在里面,相比《春秋》明了的多。为什么?因为里面没有他要表达的政治道德的东西在,无须隐晦曲折,语焉不详。
再后来有了《左传》《史记》,《左传》对这个故事的叙述是本自《春秋》的思想,而尤为具体丰富,《春秋》六个字,到了《左传》五百多个字。《左传》几乎是承继了《春秋》的政治道德观念,是一脉相连的,一简一详之别。而《左传》的作者的初衷也是考虑到,门人弟子读《春秋》,各据其所解,如太史公所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史记》对这个故事的记载比起《左传》更加紧凑一些,大体还是源自《左传》,各有所详略,从史事的角度看,他们做留下来的大体是符合事实的,至于后世各种的戏曲传说,那就是“本故事纯属虚构”了,各种传说对应着各自的对人事的评价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