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郑国方面请坚守城池即可。昨日和太子的一席话,更加强了我的信心,就请不用再担心了!”被劳贾这么一说,郑公更觉狼狈
如此一来,只有楚军出战。
这当然说不过去。不知所指的郑公,赶忙召唤子家前来商讨对策。天还未亮就教城里内外的异样骚动给惊的于家,见到纷纷拔营出城的楚军,先是一愣。
难道楚军想邀同郑军,一起在平原上迎战晋军不成?谒过郑公得知事情原委的子家,不禁也百思不解。可是,再仔细推敲,有一点顶重要的事倒被忽略了,那就是楚国的司马贾长军略战策,对于没有把的仗,是不会轻易出兵的
去也曾见识过楚国司马用兵遭将的本领,确实是个相当
优秀的人物,他总不至于眼睁睁等着战败吧!不如我先去听听也的计划再做决定。
子家说完出了门,立刻登上兵车直追楚国军队。首先映人他眼帘的,竟然是子夷的军队。队伍的最前方,子爽一身白虎戎泡,在阳光的照耀下正闪闪发光。
太子家从后头呼叫着。
是卿哪!你回去转告父君,请他好好保重!”
郑公近日身体不适,正在休养中。子夷并没有停住车子的
意思,后头车上的子家只好再提高声调问道“太子准备前往何处呢?当然是北林呀!
听到这句回答,子家若有所悟,当场掉转车头便返回城里集结于林的联军若是想要攻打郑国,一定从东面出现可是郑城的东、南、西三方都有河川环绕,所以攻打郑国最安全的路径,自然是来自北方了。
从北方南下进攻郑国军队,可以没有后之忧。对于不想过分损失兵马的赵盾而言,那是最理想的路径,而对楚国的司马贾来说,没有立下任何战绩,显然难以回国交差。
在北林何机以待,给晋军来个痛击,再迅速撤军。这是苅贾的策略吧!不过若是只有楚军出城迎战,郑国难保不会遭到各国的责难,所以子夷太子才会擅自作主,代表郑国参加作战。
回到城里的子家在回禀郑公后,立刻颁布出战的指令,并且严挑将士出兵城外以接应太子,子家自己则留守城里以晋为主的联军开始北上。不过各国军队并非齐头并进,而是各自对进攻的路线重新确认后,才再度于北林集合。赵盾对于同一时间里楚军也一起北上的事,全然不知,所以根本就未派遣侦候前行探路。
这也难怪,坚守城池的郑国,压根就不敢开城门迎战,就算有楚军的援助,根据消息报告,楚军
的兵力也只有晋军人马的一半不到。对于楚国会主动出面攻击,赵盾做梦也没想到吧!
楚军比晋军早一日先抵北林,这对楚军来说无疑抢得了先机。贾借同楚国的将士一同来到子夷的帐前,营帐里正聚集了郑国的大夫,由他们口中可得知有关北林一带的地形,双方协议如何安排布阵,只等晋军一进入北林,立刻来个痛击。联军的前锋正是晋国的军队,这对事先埋伏等候出击的郑、楚两国来说,无疑是正中下怀。
这片林地若再往里走一些,全是巨木参天、草木丛生的森林地。只要能够将晋军引进里头,再从三面包抄,不怕晋车不灭。”
郑国大夫皇戌提出此一看法,事实上这并非他的主意。亲
晋派的他只不过是投石问路,藉此探知苅贾心中的打算罢了。
贾摇了摇头头,他有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