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周匡王六年)的九月二十七日,晋公夷皋遭人暗杀,下手的人不是赵盾,而是赵穿。不过,晋国的史官董狐却在朝廷上公布:
-赵盾弑君。
先前,赵盾因为晋公接连两次的诛杀命令,不得已逃亡他国。当他回到国内准备上朝时,却见到董狐的告示,不禁一愕。当然,那封告示上并无任何润笔。赵盾大声抗议:
“公不是我杀的。”
——这封告示取消重写。
赵盾用强迫的语气威胁着。在晋国,没有人不怕赵盾,偏偏这任史官不一样,他一点也不畏惧赵盾,开始展开论辩,大意是——
赵盾身为晋国上卿,却不服从君王的责难而亡命他国,除此之外,一闻说晋公遇害的消息,不仅没有避居他国,反而旋即回国。他身为晋国上卿,虽知道凶手是谁,却不予以正法,无异是默认这桩悖天逆道大不韪的事情。如果说赵盾不是凶手,那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呢?
好一个思路严谨、掷地有声的论辩。可是当论辩结束时,董狐却咬着牙,白着一张脸。
此时,晋国尚无继任的君主,不管名义或实质上,仍都是以赵盾为首。连君主都敢弑杀的赵盾,又怎会畏惧区区一名小史官呢?为此,赵盾良久的沉默,还是令董狐感到心惊胆战。
终于,赵盾拉开喉咙,以哽咽的声音大声说道: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我怀”在《诗经》的本意里,原是指妻子对丈夫的相思之苦。对赵盾来说,他对晋公的一片忠心赤胆,如今却换来如此沉痛的代价,即使如此,现在的他仍自我忍受着痛苦忧戚。
总之,赵盾并没有因为愤怒而下令斩杀董狐,反而是凭着这份自制的能力,使得原来已经声名涂地的他,再度博得大众信任。
然而,“赵盾弑君”的文句,却如实地记录在晋国的史籍里,并且分别以正式的文书,分送至周王朝以及同盟诸国的朝廷里。阅读过这份文书的各国史官,无不对董狐的过人勇气齐声赞扬。
郑国因为与晋国脱离盟国的关系,没有正式的文书来往。不过,在各国的史官之间,即使是断交的国家,也会互相传递各国的事件或消息。郑国的史官私下接到晋国的文书时,感动得双手颤抖,那是对一位能不畏霸国首相的威胁,而有勇气记录事实实相的史官的激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