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陈县
进入陈国宫室的楚王,在确认子南的尸首后,唤来祭祀官命令道:
“这宫室的里里外外彻底清洁后,将陈公的尸首处以车刑。”祭祀官并不负责作战,不过古时行军作战,通常会随行几名类似神官的人。因为太古时代的战役,也可视之为神与神之间的作战,如果想战胜对方的神,通常得借助神官的力量。
然而到了春秋时代中期,军队里还有祭祀官随行的简直少之又少,这也是楚国特有的国情。
子南的尸首被运到城门下,这城门叫做栗门。不过,是否从前就称做栗门,不得而知。或许因为子南在这儿受到严酷的车刑,这座城门才被称为栗门也说不定。
这且不论。楚王所谓的车刑,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五马分尸,那是后来才有的刑罚。在当时,车刑是指用车轮碾碎受刑人的手足。
对于已经自杀身亡的子南,楚王仍然下令处以如此的极刑,似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楚王对子南的灵魂极度恐惧。不管是在此之前或以后,楚王都未曾再施以此刑。车轮的形状原是仿照太阳而成,因此太阳的神威也附着于轮上。借着太阳所散发的力量,将邪恶的灵魂燃烧殆尽,就是所谓的车刑了。对楚王来说,他若不这么做,便无法彻底摧毁子南的灵魂,子南的灵魂随时都有可能寄附在人们的躯壳上,重新复活。而一旦重新复活的子南,一定会找楚王报仇,这也是楚王下令将子南的尸首处以车刑的缘故。
车轮需来回九次碾过受刑者,“九”这数字代表着无限的意思。之后,将碾碎的尸体平放于车轮上,再用木桩将车轮架起。这是避免尸体直接接触到地面,因为大地中隐藏各式各样的灵魂,如果死者进入地底,说不定可以借这些灵魂而得到重生。所以,将尸首离地悬置于车轮上,任凭风吹雨打,直到尸体完全腐朽为止。不,尸体在腐朽之前,会先被鸟雀啄尸衔肉,凌空而散吧!
车刑从某个角度来看,具有如此的宗教性象征。
楚王立在车上观看整个受刑的过程,直到刑罚结束后,他才舒了一口气。
——这下夏征舒再也不能作祟了。
心中落下一块大石头后,楚王也准备返国。临出发前,他却公布了一项令人吃惊的消息。
“将陈国纳人楚国的一县。”
楚王颁下这道命令。县原属于古字汇,本义是将人头倒挂起来的意思,也是一种避邪的做法。它更准确的说法是,为了防止其他民族的恶灵,而将其县的地域改为国境。
总之,陈国被收编进楚国的版图里,成了楚国北境的一个城都。
一一上了楚王的当。
陈国人民无不如此想。先时,楚王不是以讨伐少西氏为名吗?陈国的百姓至此似乎已经看清楚王的真面目。
然而对楚王来说,就算他有意让陈国存续下去,可是没有君主的国家,还能称之为国吗?既然君主已经不在,只有收编为县。
这当然只是楚王的一番强词夺理罢了,他心中早想废了陈国。
楚王确实打着正义的旗帜,为讨伐子南而来。陈国人民也因此在毫无抗拒之下,让楚国大军直袭而人。不过,陈国的百姓倒不尽然认为,非得讨伐子南才算是伸张正义,毋宁说他们衷心接受子南的执政。为此,楚王不得不率领大军尽快攻陷陈城。而为了攻城,他更事先买通陈国大夫为内应。即使如此,至少应还有五千名左右的陈兵会死守陈城吧!如此认为的楚王,不禁为陈国守城士兵的单薄人数感到失望。
楚王深刻感受到陈国人民现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