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听得“慈宁宫”三字,微微一惊,凝神听去,齐粟娘却半晌没有出声,良久方道:“原来是董鄂家的小姐……”
宋清想起前日太后险些指婚之事,暗暗一笑,只恨看不到齐粟娘的脸色,也没法子在一旁奚落,好解了心头闷气。
又过了半会,齐粟娘却是再没有出声,也未问她来意。董鄂氏未料到她如此,犹豫半会仍是开不了口,却见得齐粟娘微微福了福,竟是要转身而去。
董鄂氏心下一急,忍不住叫道:“陈夫人且请留步。”
齐粟娘暗暗叹了口气,只得顿住,顺手取了青石上的帕子,慢慢抖去花瓣尘土,却仍是一言不发。
董鄂氏面上涨红,看着齐粟娘,低声道:“陈夫人……”
青石边的齐粟娘面上不动声色,却和树后的宋清一样,暗地里都是抖擞了精神,竖着耳朵听她下文。
这般又等了半会,齐粟娘的帕子已是抖了五回,干净得不能再干净,宋清也懒懒靠在了树干上,董鄂氏仍是没有说出话来。
宋清大不耐烦,一时却不方便走出,只得忍着。眼见着齐粟娘把帕子放回袖内,又是微微一福,已是转过身来,不由暗暗点头。他只觉齐粟娘拿准了未出嫁的在室贵女面皮再厚,也没法子自说自话,只要不和这有心思的旗女搭上话,她就没法子开口。
宋清见得齐粟娘转身,连忙向树后藏了藏,要待她过去,却听得两声高底旗鞋的脚步声,探头一看,董鄂氏伸手扯住了齐粟娘的后衣袖。
齐粟娘回头看了看董鄂氏,见她脸上通红,眼中带泪,虽是心中叹气,却也毫不犹豫将衣袖从她手中用力抽了出来。
董鄂氏眼见得手中的白绫广袖一点一点被扯了出去,那位素有贤名的陈夫人仍是一言不发,想想二十三岁仍是待字闺中,想想族祖母昨日回府后的摇头叹息,再想想那晚席上敬酒,双目相对时的心动,终是含羞忍辱,颤抖道:“陈夫人,那一晚慈宁宫里族祖母所提之事……”
齐粟娘早知道旗女胆大,和南边的汉女规矩不一样,故意不给她开口的机会,没料到她仍是说了出来,心中一时恼怒一时怜悯,把衣袖整理妥当,也不看她,“我们汉人的规矩,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们旗人的规矩,除了主子们指婚,说亲要男家托亲友上门过门贴。再者满汉通婚,也要旗主点头才行。小姐满旗勋贵出身,应该知道这个理。按规矩来罢。”说罢,便沿着花径走开了。
宋清听她满口子的规矩,心中冷笑,“一般地乔饰……”也懒得再看那旗女的表情,见得齐粟娘走远了些,便急步从树后走出,跟了上去。
齐粟娘心中不快,只顾沉思,脚下也没有方向,直直向前,不一会儿便下了弯曲的花径,走在了尺许高的矮树杂草丛中,四面已是无人。
宋清看着她一路由南向北,竟是直向花房所在的北院而去,心中便有些忐忑。
眼见得远处花径上隐约可见得往来捧花的僧人、丫头,宋清脚下一紧,打算多跟上几步,免得事发来不及反应,前头的齐粟娘却突然停住,一个闪身躲到了一棵矮树后。
宋清一愣,抬眼看去,立时大吃一惊,翁白正和比儿站在北院门外的丁香树林边说话。
齐粟娘躲在树后没见着绵绵,已是疑惑,再见得比儿静静站在树下,听翁白说话,更是奇怪。
她左右看看,见得近旁没有树木遮掩,生满尺许高的矮树杂草,附近又无人,便摘了头上耀眼的金钗翠钿,悄悄儿蹲下身子,一点一点向前头爬去。
宋清目瞪口呆看着齐粟娘手脚并用爬了过去,此处虽是无人,他却断不肯和她一样做出这般有失身份的行径。他左右打量,实是无处可藏,一咬牙闪身离去,飞身奔到丁香树林另一侧,穿入树林中悄悄向翁白靠近。
“俺……俺虽然只有七岁,但俺不是个孩子……你不信可以去问同仁堂的崔大夫。他五十来岁,高高胖胖,很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