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遹告辞走后,我问皇上:“您打算怎么办?真的给他改立太子妃吗?”
皇上也犹豫了。这件事,真的很棘手。不改立,太子不乐意。改立,太子不仅会彻底失去卫瓘所代表的支持势力,而且,还会立刻从铁杆支持者变成最危险的敌人。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太子不是什么有宏图大志的人,甚至毫无长远眼光。
就跟他放任自己沉迷养猪,根本不管这样会不会有损他的太子形象一样。在选择太子妃上他也只凭个人感觉,把个人的喜好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让他的手下离心离德,会不会危害到他的太子宝座,他是不考虑的。又或者,他根本就懒得想那么远,反正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开心了再说。
从当皇帝所需要的个人素质来说,司马遹是不合格的。做事仅凭个人喜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顾全大局,这样的人,怎么能管理一个国家?真是枉费了当年先皇那样器重他,抬举他。只能说,先皇也看走眼了。
不过,这对于皇上,倒是一件好事。太子没出息,大臣们没有别的想头了——就如卫瓘,离开了“太子党”,就只得重投“皇帝党”的怀抱——自然会更加拥戴皇上。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而我们原来所担心的事:“太子党”过于壮大会威胁到皇上的帝位,现在突然迎刃而解了。
想不到,不用我费丝毫力气,“太子党”就不攻自溃。
这让我心里一阵轻松,像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司马遹会不会因此给自己树立劲敌是他的事,卫瓘会不会因此而无地自容也不与我相干。我所关心的,只是皇位的稳固和我们一家人的平安。
于是我笑着对皇上说:“既然太子这么坚持,就给他改了吧。强迫他娶个他不喜欢的人,我也不忍心。”
皇上皱着眉说:“这样我怎么跟卫老头交代呢?他会觉得我们是在戏弄他,侮辱他。他会恨死我们司马家的,尤其会恨死遹儿。遹儿这样对自己的太保,其它的朝臣也会寒心。以后没人支持他了,我还怎么退位归隐?”
我知道皇上说得有道理,可我实在不愿看到卫瓘他们依仗太子与皇上对抗,更害怕太子有了卫瓘的支持,一朝羽翼丰满,会威胁到皇上的帝位。事到如今,我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领悟:隐居桃花山,只怕会成为我和皇上的一个梦,一个无法实现的美梦。
因此我决定支持改立太子妃,并摆出了很充分的理由:“太子失去了卫家,可是他不是还有司马玮吗?皇上刚刚才任命了司马玮做太子太傅。等过几天改立的诏书下达后,皇上就把卫瓘从东宫调出来,这个太保的位子就让司马玮补上。这样,朝廷势力的分布不就又重新达到了均衡?以后,两大权臣,一个为皇上效力,一个辅佐太子。他们既各为其主,也就不可能相互勾结,共同把持朝政。这件事,虽然麻烦了点,但认真想一想,其实是件好事呢。皇上就不要再愁眉苦脸了。”
皇上还是有点犹豫地说:“都说君无戏言,册立卫家女儿的诏书是我发出去的。现在又改立,我怕天下百姓耻笑,说我们皇室连娶个媳妇都这么没主见,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把人家姑娘当什么了?这不是败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吗?”
这点我就不赞成了,“哪里败坏了?以前卫瑾就因为是落选太子妃,在京城名闻遐迩,万众景仰。我们大晋的百姓就这样,只要一个女人曾经被皇室选中过,哪怕她最后落选了,大家照样趋之若鹜,认为她肯定有不同凡响之处。”
皇上惊讶地问:“怎么会这样呢?不是说,一个女孩被婆家退掉了,以后再嫁人就难了吗?”
原来是担心这个,那我就可以向他保证了:“那是指民间女子有不检点的行为被婆家休掉的。皇家选妃是多隆重的事,有资格参加初选的已经是人尖子了,何况还成了最后的候选人之一,甚至一度被册封为太子妃呢?就连左颖,做了你四年的良人,后来出去,三个月之内就嫁掉了,嫁的还是很不错的人家呢。”
“可是,皇帝怎么能出尔反尔呢?君无戏言啊。”他还在那句“君无戏言”上纠结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