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三娘轻轻***着两个孩子的脑袋,看着油灯上不时跳动的火光,记忆慢慢回溯到了几十年前……
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病逝,记忆中父亲整日都在酗酒。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还不时要受父亲酒后的拳打脚踢。大哥忍受不了家里的日子,早早就离开的家,随乡亲去外地讨生活去了。然而就在大哥离开的第二年,才比她大一岁的二哥去河里捞鱼的时候,不小心溺水死了。
大哥走了,二哥也没了,翻遍了整个家,也没找到几个铜板,最后是用一张草席把她二哥的尸体给裹着,就草草下了葬。她忘了自己哭没哭,只记得那一天,整个天空都是灰色的;只记得她父亲,就是在她二哥下葬的那天,也照旧是酒瓶不离手。
下葬完后,她父亲就大醉了三天,第四天醒来的时候,难得没有对她打打骂骂,还出去给她找了点吃的回来。又絮絮叨叨地同她说了许多话,还说吃完就带她去一个地方。那是一个大户人家,高高的院墙,朱红的大门。到了那后,她父亲对她说,在那里会过得比跟在他身边好,说完就把她留在那,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一年,她十一岁,一张卖身契,几两薄银,就断了他们父女之间的亲情。
不过她父亲说的也没错,进了那户人家后,生活的确比在家里过得好多了,至少从不缺吃的穿的。原本,那户人家是买她进来当丫鬟使的,结果他家老爷瞧着她模样儿长得可以,人也算伶俐,便把她拨到家里的艺姬园里专门请人来调教。
那艺姬园里有许多同她一样的小姑娘,个个都长得一副好模样。慢慢的她才知道,凡是进了这个园子的姑娘,将来都是给她家老爷当礼物送人用的。知道这事后,她并没什么反感,也不排斥,连亲身父亲都能把自己卖了,更何况是花钱买了自己的买主。就算送人,只要有吃的有穿的,对她来说到哪里都一样。她只怕饿了没东西吃,只怕冷的时候没衣服穿,只怕天天过着拳打脚踢的日子。
所以,她很安分地待在那里,该学的一点都不敢疏忽。只是在那里,她也亲眼目睹了大户人家那藏在光鲜表皮底下的龌龊事。一园子思春的貌美姑娘,瞧着那满目的锦衣玉食,能有几个是安分地。少不得就有妄想要勾引小少爷,结果却被太太活活打死的;也有被老爷看上后,当上了姨奶奶,却忍不住寂寞跟别人私通的;还有为了一己之私,栽赃嫁祸落井下石的……事情见得多了,她也就学会了怎样保护自己,远离那些是非,安安分分做一个摆饰以换取安逸的生活。
于是在那个园子里呆了五年后,虽在弹琴跳舞上不如别人学得好,倒是诗词歌赋都学得不错,还会一手好刺绣。又因平日里都有人伺候,基本上没干过重活,所以那一身的容貌气质,养得不比深闺里的小姐差。
终于,在她十六岁那一年,她家老爷就把她送给了一位刚从京州调到淮州来的新官员。若非今天找上门来,她一直就不知道,当年那位看着有些落寞的官员,那背后的身份竟是如此显赫。西凉伯爵府,其实真正出名的并非是那个一等伯的爵位,而是他们家族里,曾经出过两位状元,三位探花,七位进士!这样的家族背景,就是在整个大景,都是少见的。而且,白家的第二位状元郎,也就是白孟儒那已过世的曾祖父,死后还被先帝追封为儒学圣师。所以,白家是大景学子心目中真正的书香门第,名门世家。因此,原本伯爵的爵位只能是世袭,但是先帝却为白家开了先例,赐了他们世袭罔替。
当然,芸三娘刚被送到白孟儒身边的时候,名义上只是过去当丫鬟的。不过因她能识文断字,又会些诗词歌赋,平日里还能同白孟儒对上几句,自然就显得跟别的丫鬟不一样起来。而且那会的白孟儒正处于仕途低落的时候,祖上的光环压得太重,他自小饱读诗书,结果也只考了个进士,官职又不起眼。而且被调到淮州后,由于路途遥远,他的夫人因为身虚体弱,孩子也还小,就未同他一起过来。所以,芸三娘被他收了房,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罢了。
于是,白孟儒在淮州任职的那三年里,第一年芸三娘就为他生下了白文萝。然而,因为是女儿,还一出生就病怏怏的,所以白孟儒并未放在心上。而且就是那一年,正巧碰上他的夫人过世,也就更没心情想着取名的事。因为他之前已经有一儿一女了,所以就一直管白文萝三妞儿地叫着。
而到了第三年,芸三娘又怀上了第二胎。却不想,就在怀胎七月的时候,白孟儒忽然接到家里的急信,说是他父亲病重,正好那会他的任期也满了,于是白孟儒就先赶着回去。因为芸三娘身子不便,经不得这么长途赶路,便没一同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