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慧宫建于高台之上,殿阁高阔。既纳光通透,又阻热隔寒。怀贵妃乐正绯心此时歪在偏殿厢厅里的贵妃椅上,身边跪着一个身着湖绿宫衣的宫女,执着美人棰在轻轻的替她棰腿。边上还立着一个年约二十六七岁的宫女,身着青绿色女官的宫衣,手中捧着茶,半低着头向她说着什么。
绯心不时微哼一声,眼眸还带出一丝初起时的微懒,软红纱缕包裹着她的身躯,与身下绒丝锦毯相映,招展出明媚的曲线。
她似睡犹醒,慵懒而闲适,腿部传来的恰到好处的力量让她全身都格外的放松。若非是那微泣的抽噎声不时的传进她的耳,这个早晨还算是不错。
在她的榻边不远,光洁彩釉的砖地上,还跪着一个女子。看身着装饰,绝非普通宫女。但此时她鬓发散乱,环佩半移,双眼红肿,纤细的身体微微抖着。面色青惨,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那女子一直竭力忍着喉间的呜咽,但还是有细碎的声音流淌出来。她眼尾的余光一直在看绯心的表情,当注意到眉轻轻的蹙起的时候,更想生生扼住自己的声音。但偏是让她抖的更厉害起来。
“本宫不愿再见你,让你自己上报居安,托病外养。已经是本宫对你最大的恩典!”绯心的声音依旧懒懒的,轻描淡写,她有着极为柔媚的五官,略飞的眼角此时熏上一点点烟蓝。额头绘着蓝金的樱彩。与她的衣衫相配,格外明艳。长发绾出蝶髻,垂下两缕翅尾飞在肩头。髻上是星星点点的碎花单簪,皆是深深浅浅的蓝与柔粉。与她面上微微的漾红,凑成华丽的媚色。便是此时,她依旧情温生柔,如风脉脉。
绯心懒洋洋的看着边上的宫女,微扬了下颌。站着的宫女明白其意。微点了下头应着:“娘娘,那奴婢先退下了。”
绯心偏头翻了一下身,将膝微拱了一下吩咐:“这里再重些。”她的声音酥软清淡,半眯了眼看着殿梁下垂落的十彩琉金苏帘。那明晃晃的华光让她的睫毛微抖了一下,力度合宜的捶敲让她又有些昏昏欲睡。完全视那跪着的女子不存在一般,更让那女子更加面如死灰。
“娘娘,臣妾知错了……还请娘娘看在,看在臣妾……”她呜咽着说不下去,额间已经泛了血肿,想是磕头磕的久了。但她浑然不觉疼痛一般,趋膝伸手,想再靠近绯心一些。却让边上执棰的宫女一个眼神,又生生的定住了身。
绯心听了她的话,静了许久,慢悠悠的说:“本宫看在你是五嫔之一,给你留些脸面。别扰了本宫的清静,下去!”她轻轻咄了一声,帘珠轻摆,帘外侧立着的一个年轻太监有如得令,趋身而入。手肘间的拂尘微荡,板着平平的腔调:“清嫔娘娘,趁着今日天早,您就请吧?”
这声音一出,边上已经一阵悉索轻响,鬼魅般的贴过来两个小太监,皆是蓝衣宫服,带着帽,一个手上已经拿了包袱,一个伸手便来摁她。
那女子眼瞳泛红,面上斑驳的残妆让她的表情此时有些狰狞:“乐正绯心,你算什么东西!暴发户的女儿,贱民出身的烂货……”她歇嘶底里,变腔走调的声音还未出完。两个小太监已经连捂带扯,让她险些翻了白眼。他们浑然不顾,拖死尸一样的将她拽了出去。
领头的年轻太监弯躬着腰:“娘娘,奴才这就去办事了。”
绯心闭目不语,他静静的慢慢退出去了。她眉头微微舒展,并不以之前所听的话为意。在后宫这里,肯当面骂你,已经算是忠厚了!倒下的不一定是输,站着的,也不见得是赢。所以,她并未有半点快意,也没半分不悦!
三年了,不知不觉,又迎来一个春天。芳草吐碧,柳展樱飞,高阶外石榴出新芽。此时正是清晨,铜鹤上还蒙着初露。殿外雀儿踏枝清歌,采摘凝露。宫娥个个明肌如雪,笑颜胜花,有条不紊的忙碌。与初日之光交相辉映,格外明媚。而这锦绣之季,正是选秀时节。
三年前,她同样也是自端阳门而入,穿过这厚重而高阔的城洞,进到这座恒永禁宫之内。入宫不久便封为昭华夫人,第二年便晋为三妃之首。如此奇快升位,勘称百年首例。
但她知道,之所以可以升位如此之快,并非是因自己有绝胜之姿,亦不是母凭子贵,更不是家世显赫。而是,她长得与这掬慧宫的前任主人,慧贵妃有六七分相似。
人有相似并不离奇,只是她,不仅长得像,连举止神态,习惯爱好,无一不像。正是如此像,勾起圣上对慧贵妃戚怀之心。她才能一举扶摇而上,得蒙荣宠。
她并不介意当个替身,太后将她挑选而来,正是当这个替身。她并不爱这蓝粉妖饶,不爱这软红纱质,但现在,她日日都做此妆容。她不喜欢十彩琉金,不喜欢太过耀眼的东西,但现在,她这掬慧宫内,皆是五光十色,触目明艳。因她现在这一切,都是因她的“像”而拥有的。她要一直“像”下去,直到死亡的那一天。她很清楚,这就是她的人生。这坐恒永城,便是她的家,她的战场,亦是她的坟。
帝七岁登极,至今已经十五载。以十一子的身位继承大宝,康太后功不可没。虽然帝非太后亲生,但太后抚养躬亲,母子情深。宣平九年,帝大婚,太后在大婚三个月后撤帘归政,在寿chun宫颐养天年。如今,帝亲政已经六载,勤勉俭慎,朝野皆安。与太后更是母慈子孝,为天下之典范。
谁说皇家无亲恩,太后正是见宣平帝失妃痛楚,朝思暮想,这才自秀女之中选中绯心,以慧妃为典,严加训练,以安帝心。所以说,绯心的荣华富贵,不仅是皇上给的,更是太后给的。
她并非出身士族,父亲商贾起家,虽然富贵,但身份低下。
锦泰重农轻商,尤重世族背景。父亲虽然多金,仍为大家所轻。他深知世族重要,为了子孙后世,便于宣平三年捐得一个散职。广散金银,苦心钻攀,才为她争取一个待选之位。所以,这个机会对她格外重要。她所肩负的,不仅是她一个人,而是他们整个乐正家。唯有她身居高位,得蒙圣宠,她的兄弟才有机会入仕以报效朝廷,以正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