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娴好奇就问了原因,她可听说柱子小叔是温柔再不过的人了。
柱子流泪(┯_┯),形容道,他小叔就是个芝麻汤圆,皮是白的,芯里是黑的。
苏娴恍然,难怪每次他小叔放假一回家,他就在家里不出来,乖的跟只鹌鹑似的。
金桂飘香,秋风送爽
清晨,伴着鸡鸣,家里开始发出窸窸窣窣的起床声。
除了苏娴和三小只,其他人都拿着镰刀,布袋出发。
打谷子的大桶他们已经留在田里了,太重,他们不可能天天扛回来扛回去的。
积蓄一晚上的力气,一半都费在扛谷桶上了,那打谷子肯定没剩多少力气了。
稻田里,半边只剩秸秆,另一边漾起了金色浪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层层叠叠,伴着细碎的沙沙声,是秋风送来美妙的歌调。
栓子,大牛互相配合你一把我一把,极有规律地把稻谷打下。
因为铁蛋是他们中最小的,力气相对来也是最小的,为了照顾他,就让他把大家割好的稻穗拿到大牛栓子那边,这样就节省很多时间了。
大牛栓子打完稻穗趁着空档休息会儿,大牛抓了把稻谷,剥开谷壳,里面白胖胖的稻米。
还真是啊。
插完秧田后,苏娴就撺掇大牛去捕鱼。
水稻想要产量多,它的水浆要求是一深一浅。就是在移栽到拔节的时候浅灌,水深是三到五厘米;长穗子的时候深灌,水深六到十厘米;成熟的时候浅灌,水深恢复到三到五厘米,同时要施肥充足透光、透气良好。
这就是稻子的生存条件,只有达到这样的条件了,稻子才可以长得好,从而丰收。
鱼类要求是水清澈,里面氧气含量充足、饵料生物丰富的养殖条件,而稻田因为水浅,经常排灌,施肥又少,所以消耗的氧气比较少,溶解的氧气比较高。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面上的虫子还有底下长的虫子等等,又是鱼儿很好的食物。
所以水稻和鱼儿的生态条件很匹配,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生活物质基础,尤其是草鱼和鲤鱼,稻田的生态条件特别适合于它们的生活和生长。
稻子在这个系统里面占据老大的位置,稻子一直不断地吸收光、水还有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物质,稻子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肥料,然后通过自己的转换形成稻谷。
同样的时间里面的小草、虫子、还有细菌也一样的在转换能量和贮存能量,但是他们不能提供有效可以让稻子吸收的能量,还要与稻子争夺营养,占据地面的土地和阳光。
所以就必须把杂草拔掉,但是清除的杂草会让土壤的营养下降,因为杂草也会吸收太阳光。
除此之外,大量的虫子和细菌还有其他的生物随着稻田的水排出去之后,还有一些虫子结茧长出翅膀之后,也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土壤肥力和太阳光的损失。
但是在养了鱼儿之后就可以把这些损失的东西充分利用起来,可以起到保留和转化这些物质营养的效果。
同时鱼儿的活动和进食,可以疏通土壤,让土壤不再结块,打破了土壤表面胶泥层的物质,有益于水稻根部的呼吸和生长,从而促进水稻的产量。
还有鱼儿的粪便可以当作是水稻的肥料,这样水稻就可以有着源源不断的营养了。
鱼儿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稻子光合作用的源泉这样就发挥了鱼儿促进各种物质的循环,往稻子和鱼儿两者都有利的方向发展,可以大大增加稻子的生产量。
苏娴是不能把这些说出去,所以见大牛不大相信,就瞎扯了个理由,说是她以前从一个粮商那里听到的。
大牛半信半疑,最后,苏娴让他只投放在一块田,先试试一个月,看看会不会影响稻田。
这事木子也在家庭会议中提了出来,大家觉得可行。
主要是之前的荷叶水也是苏娴提议的,虽然她小,但是不能忽略她小脑瓜的实力。
一个月的实验期,其实试行半个月的时间大家就清楚鱼不会影响稻禾,就算不增产,也可以试一试。
后面几天大牛就扎身在水塘,得了不少鱼苗,每块田都放了几条。
后来陆陆续续的捕捞到的小鱼也都放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