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当国以来,殚精竭虑,倾力治河,百姓不受黄患之苦达三十年之久。遍览古册,古来治理黄河者,不但未有如皇阿玛之功,亦未有皇阿玛之诚,此次黄患突发,不在人事,纯属天灾!儿臣认为一是马上从受灾的临近省份调粮过去,二是马上从户部拨款去赈灾。”
康熙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八儿子,“胤禩这就是你的想法?胤禛呢也是如此想法吗?”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对八弟的话不敢苟同,儿臣认为首先山东和河间的折子还没到,应该先派人查看情况,其次把国库除少量留底其余全部赈灾,再次需要皇子带队,儿子请旨去赈灾。”
康熙略过胤禛看向胤禩,“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的意思给朕说说?
胤禩这才反应过来康熙让自己和老四看对联的用意,声音有些气弱,“回皇阿玛一是自身来讲,要行得正,走得直,修炼自身。另一方面则是对臣民来讲,要切实体会到民众的艰难,能设身处地去思考。”
“你也知道含义,怎么就不设身处地为百姓想一想,灾难未经调查,你就先给定性了,想让朕这个当权者的减少愧疚感,但结果是什么你不知道吗,这会让让百姓更加困苦。你可真是百官拥护的八贤王啊!但却不是朕的八贤王不是百姓的八贤王。从明天开始闭门思过,你的差事给胤禟!”
工部王尚书给胤禟比了一个1的手势,胤禟闭眼领命。他千算万算没想到国库只有千万两结余,这才年初之后几个月要是有事,朝廷将无银粮支应。
康熙克制自己因决堤的焦虑,“明天早上朕要看见赈灾的可行性方案。”语毕就让所有人散了,叫来几个儿子到御书房等候。
看到胤禩康熙就把折子全撇到他身上,“当着满朝文武,朕是给你面子,胤禩啊,逃避还是逃避,如果以前的赈灾方式还行的通,朕还问什么,直接让你去做就好了。对民生敷衍了事,这是朕教你的吗,还是上书房的夫子教的。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还拿着官僚作风搪塞,居然还当着朕的面。你和老四把国库借出去多少银子,现在结余是多少银子,你这个八贤王来给朕说说。老四你也来说说,现在结余多少银子?嗯,都说不出话来了,是吧?”
胤礽给李德全一个眼神,让他把乌那希灭火。然后和胤禔对视相互摇头,就冲着小八的赈灾反应,他已经在皇阿玛那里没有了地位。
胤禩想解释但是康熙根本没给他机会,“小八,你的心思朕清楚,包括你们这些阿哥,觉得太子就是投了个好胎,看朕总是无条件宠溺他,可他对朕完全没有个人意见。可你们哪个看到朕的每一项政令都是书写后写笔记,二十多年从未间断。”
胤礽诧异的看康熙,纳闷皇阿玛是怎么知道的。这事还是小九提醒自己的,毕竟帝王之术只能自己观察,皇阿玛根本不知道怎么教人。关键那笔记不紧有讲解还有异议。
“胤礽不用想了,朕告诉你。弘昭跟朕说的,还拿案例让朕讲解来着,你那些异议为什么不来问朕?早知道……唉!”
胤礽真想挠头,真是天道好轮回,刚看完小九的笑话,这反过来来看自己的笑话了。
“皇阿玛,那些狂言您就当没看见吧,那不是岁数小有些事想的不透彻吗。或许您以后可以看看小九的笔记!”
康熙看着站在那尴尬的胤禟,心情好了些,“不用了。乌那希拿给朕看了,他比你更桀骜不驯,最关键的是有些不靠谱,理想化太重。”
余光看胤禩的不服气,心中平静的火气又升了上来,“胤禩你可看见你二哥为了不辜负朕的期望,三十年无间断的努力。你可知道就因为你们是朕的儿子对你们多有包容!可你们呢,就因为他是嫡子他是太子,无所不用其极的挑拨离间。你们的母妃更是有的没的在民间造谣。不就想当太后吗,朕还没死呢?她们就不怕朕留一道让他们陪葬的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