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氏和杨曦说了会子贴己的话,然后去堂屋摆饭准备吃饭了。
堂屋里,一张四方形木桌,四条长凳,桌子上放着一筲箕烙好的玉米面饼,还有一小碟子黑黝黝的腌菜,几个烂红苕馍馍,张氏坐在上座,下面分别是夏文强夫妇,二儿子夏恒生,小女儿夏清灵,再下来便是七岁的夏甜香。
一家人围着桌子,身旁摆着一碗米汤,一声不吭的吃着,张氏挑挑眼皮子,对着吃饭的秋氏道:“你把饭送去了吧,那人可吃了?”
“已经吃好躺下了,我去东婶子家扯了块红布,一会儿挂在里屋的门上”
“嗯,这刚生了孩子有些晦气,是得扯块红布挂着,你们这屋子让出来了,你和文强睡哪儿?”
“文强和恒生挤一挤,我带着甜香和清灵挤挤就成”秋氏递给张氏一个烙饼继续说道。
“亏她福气大,遇见咱家这几个心善的,不然啊……啧啧啧”张氏咬了一口烙饼,喝了一口米汤,吧唧吧唧的说着,烙饼的碎末随着她的大嘴喷了出来,她却浑然不知,继续口沫横飞。
“嫂子,张大夫开的药已经买回来了,等会你煎好给那姑娘送去吧”夏恒生对着秋氏说着。
因为杨曦毕竟是女子,又刚生完孩子,夏恒生虽然有些担心,但是却不能进去看,别说这不合礼数,就是他想去看,张氏也是不准许的。
一想着自己抱着全身是血的杨曦,那么瘦小,如同一朵凋零的小白花,但是她眼中的倔强却让他不由自主的怔住,明明手无搏鸡之力,身上却散发着一种凌冽的气质。这样的女子是整个杜鹃村都找不出来的。
“那曦丫头就交给你嫂子照顾吧,清灵等会回房继续绣你的嫁妆去,文强恒生啊,这都快秋收了,田坎的黄豆熟透了,看看这天儿又要下雨,你俩赶紧得收回来”张氏看了看天,心里盘算着,对着两个儿子说道。
“我正打算去收呢,吃了饭我就和恒生去,娘你就别操心了”
夏文强说完,稀里哗啦的喝完了碗里的米汤,去杂屋拿了锄头镰刀,夏恒生也推着板车,跟着夏文强往田间而去。
透过破了一个洞的窗纸,看着消失在门口的两兄弟,杨曦若有所思。
傍晚的时候,夏恒生两兄弟推着满满的一车黄豆回来了,秋氏拿出一个竹篮,顺了一下黄豆藤在一边,捡了些豆子准备晚上炒些青豆吃,像往常这黄豆都是晒干打成豆油,供应一家一年的用度,现在想着杨曦在家,决定炒一小碟添添菜。
张氏看了一眼秋氏,并没有说话,而是转身向鸡棚走去,鸡棚里面有一只芦花大母鸡正在下蛋,还有两只半大的鸡仔,把围圈的木栓拿起,张氏钻进了鸡棚里面,在芦花大母鸡的身下摸索了一会儿,脸上出现了喜悦的表情,不一会儿就看着她乐滋滋的捡着一个鸡蛋出来了。
张氏绕到了柴房里,墙角处一个烂簸箕旁,掀开一块深色的破布,小心翼翼的把还有些余温的鸡蛋放在簸箕里面,用破布盖好,然后出去了。
晚饭的时候,杨曦说什么也要陪大家一起吃饭,秋氏呦不过她,便给她擦了擦身子,换了一声干净的衣服抱着汤圆坐在了堂屋里。
开饭了,夏恒生和夏文强也都从地里回来了,张氏老早就在桌上坐着了,甜香跟着秋氏在桌上摆饭,今晚吃的跟平常差不多,一筲箕的红苕粑,一盆野菜汤,一碟腌菜,最扎眼的就数那小碟绿悠悠泛着清香的嫩黄豆了,杨曦上前给张氏行礼问候,张氏看在银镯子的份上对杨曦的态度也好了许多,加上看着她怀里舔着手指,白白嫩嫩的汤圆,心下极为疼爱,自己没孙子,而汤圆更是逢人便笑,惹得张氏乐呵呵的抱过来逗着他玩儿。
张氏招呼着大家开饭,夏恒生看到出了屋子的杨曦,微微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
“恒生大哥,谢谢你救了我们母子”杨曦对着夏恒生感激的一笑,本就生的精致美丽的脸孔配上这一笑,让夏恒生差点看痴了过去。
“没……没事”夏恒生尴尬极了,连忙低头喝汤掩饰住脸上的不知所措。
“文强大哥,还有张大娘,你们能让我们母子住在这儿,真是感激不尽,若是以后用的着我杨曦的地方尽管开口”
“妹子你别这么客气,咱家粗茶淡饭的,也没什么好招呼你的,你可别见外,你就安心的住着”夏文强夹起腌菜合着红苕咬了一口。
看到众人这么和善,杨曦也放下心来开始动筷,汤圆见众人都在吃,也饿了,不悦的依依呀呀的叫了两声,杨曦温柔一笑,用筷子弄了些红苕芯子给汤圆吃,汤圆舔了舔筷子,没舔到什么东西,些许是太饿了,汤圆有些急,竟然哭了起来,这一哭让全桌子的人都慌了神儿,后来还是清灵取了自己的汤碗跑出去,没过一会儿便端回来一碗乳白色的液体,闻着腥味儿挺大。
“杨曦姐,这是羊奶,我去隔壁李大娘家要的,给汤圆喝吧”清灵把羊奶放在杨曦面前,杨曦看着还有些温热的羊奶,对着清灵感激的一笑,这个十五岁的姑娘心思细腻,竟然想着给汤圆要了碗羊奶,当下心里暖暖的。
汤圆儿喝了半碗羊奶,满足的转着黑黝黝的眸子,挥舞着小手,嘴里咿呀咿呀的,可爱极了。
一顿饭下来,杨曦也多少了解了下这家人的情况,家中做主的是大哥夏文强,由于张氏年轻时候就守“寡”,一个人拉扯大了三个孩子,所以夏文强和夏恒生对于张氏都是迁就的,也很孝敬她,家里大小事情都习惯跟她商量着,由于这几年年生不好,收成逐渐下降,交了税收家里的存粮也不多,好在兄弟两人都是有力气的,秋氏也是个能干的媳妇,家里生活还过得去。
但是夏恒生毕竟二十出头了,夏清灵也是大姑娘了,该娶媳妇,该嫁人,为了小儿子和闺女,张氏捏着一家人的收入更紧了,往往一个鸡蛋一个铜板都看的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