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和秀兰说了下邻县堂辈叔叔的信儿。
夫妻俩本来就在为儿子的学业束修发愁,儿子课业好,以致秀才堂兄都不吝推荐。
要是能有大花的礼金,儿子明年进县学稳稳当当。
秀兰有点舍不得。
从没对孩子说过重话,更别说动过一指头,这么小去了别人家,受了制可能连哭都不许。
“咱祖祖辈辈就这样,我娘就是十来岁到咱家,成了亲,说是媳妇子,可和闺女差不多。
因为病没钱请好大夫去了,不然我也不会就拧着学了医……如今这个娘”,王大手指了指隔壁:“她是收了咱家的礼钱,给了那边的儿子娶媳妇,自己做爹的继室。大花早晚嫁人,早个几年去人家家里,正好早些帮衬她哥哥和咱家。”
秀兰有点恼,又不知道有何办法,想想最贴心的是自己的儿子,抹着眼角琢磨了一夜。
炕脚小萝卜头的大花,小扇子似的的眼睫毛抖抖,眼角有泪水浸入鬓角不见了踪迹。
此间她已七岁,懂事很多,却也不是彼间四十的她,只是听了爹娘给她的“好”打算,想到白衣人和娘说的那句“你和她还有缘分,等她回来陪你颐养天年”……
秋收时节,把院子拾掇平整了,借了村里二叔家的驴,拉着碾子在院子里碾上一天,院子就是个好场院,晒粮打粮都好得很。
秀兰一晚上没睡好,起来先急急去院子里,在院坡坡边儿的大石板上,找着那白衣人。
她哑着嗓子问:“你说带走大花去修仙,大花会不会受罪?”话还没说完就泪流满面。
“和你种地下厨一般,一定辛苦,不过她能决定,要不要卖了自己给她哥哥过活。”
秀兰一下子睁大眼睛,看着白衣人,心里一阵阵的疼。
“先生……多容几天,大花他爹再思谋思谋……”
“容的是你们母女缘分,我就在这里,等她!”
贾大也心疼自己闺女,他起来没和家里人照面,就带了干粮出了门,秀兰以为他去打听镇上药材行情。
他是去了邻县,探望了堂辈叔叔。
堂辈叔叔家的大哥,人很精明干练。不用他说,就套了牛车带他去了县城。把贾大扛来新收的小米送了米铺子。
大哥和米铺家相熟,被米铺一家款待一番。等到贾大要走,米铺子家,回了好些县城的点心和二尺小布。
贾大辞别堂辈叔叔家,很是长出了口气,心说:“不赖”。
贾大探访的急,在邻县有亲戚的牛车,回村里就全靠腿了,这么一来回,到第九天头上才回了家。
先和爹娘报了来去因由,把点心和小布都给老爷子搁下,才起身回屋。
老太太说,拿些点心给俩孩子,稀罕吃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