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陛下,外臣有罪,确有企图问询大秦南部边疆之意。”
“然,顾县主对此却无半点儿松口之念,从未有劝服顾首辅以权.谋私之心。”
“此后,顾县主更是接连派人奉信,对外臣好言相劝,以免自误。”
“故,外臣终是不愿让顾县主蒙冤,免得世间失去此等为国为民之奇男子。”
“此案经过,还请容外臣向陛下、诸公细细道来...”
今日这场大朝会,最终还是以这样一种反转的方式结束了。
高淑愣在原地,再无方才的猖狂笑容。
群臣略微出神,想不通情况为何反转。
秦清寒站于月台之上。
柳梦璃立于凤椅之旁。
那一抹心尖儿上的惊喜,终究是化为了一声长舒,松下了一直紧绷的心弦。
保守党,败了。
彻底败了。
败得仅有十来名不怎么贪赃枉法的保守党官员,战战兢兢的跪在月台之下。
至此一朝,逼宫者一百三十二人。
最后剩下的保守党官员,却连零头都算不上。
纵观大秦帝国历史上的党争,鲜有这般一方派系完全胜利的结局。
若是真要数起来,大抵也就只有两三次罢了。
可自从秦清寒继位以来,却连续三年接连两次结束了无休止的党争局面。
世家门阀的覆灭,标志着保皇派的胜利。
保守党的倒台,意味着胜利的改革派,才是引领大秦帝国未来发展的主导者。
这其实是一件大秦历史上相当罕见的事情。
毕竟党争一事,基本上是各自轮换‘弱退强进’的局面。
哪一方的胜利过后,一般都不会将清缴对方势力之事做的太绝。
这是为了防止朝堂上下铁板一块,最终发展成臣子对抗皇权的资本。
正因此,不论是华夏古时的各朝各代,还是大秦帝国上下数百年的国祚延续。
每一任的当权者,总会喜欢用一些所谓的制衡手段。
用臣子与臣子相互攻讦的行为,来维持皇权的高高在上。
这样做的后果,自然就是每一朝都免不了党争之祸。
朝堂上党争,朝堂下敌对。
地方上对立,军政互敌视。
中央与地方的官员们,忙着去抢夺更多的权利。
于是,身处社会底层、却又是帝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大概也就看不到一直期望的好日子了。
可秦清寒在位这三年间,却相继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清洗朝堂。
如今的朝局,算不上乱局,却也算不上稳定。
世家门阀灭了之后,早先的根基本就难以短时间拔除。
当今陛下领着改革派又清了保守党,自然是会让一部分朝臣们心生忧虑。
但好在,大部分候补官员们早已在各部积累了多数的经验。
保守党各级官员下马出现的官位空缺,迅速被改革派认定好的士女们补缺。
尽管这些新官员们走马上任,会造成一定处理政务方面上的手忙脚乱。
可好处在于,如今的大秦朝堂,已经不是以往政令二出的乱局了!
政通令达,上下一心。
冗官冗职,立减不设。
大秦朝廷历经两次党争,办事效率快到让人咋舌!
同时,这场大朝会过后,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浮现在了大秦君臣眼前。
那是一面可以光明正大对大秦南方下手的平叛大旗!
没错!
高氏造反了!
大秦朝廷要去南方平叛!
关于这个说辞,可信度有多少。
到底是子虚乌有,中央有意出兵镇场子。
还是借机清洗地方豪绅,彻底推行改革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