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重阳,今日千里外的京都皇宫上下,不论身份,不论长幼,都要一起吃花糕庆祝,圣上也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上行下效,所以到了重阳这天,各地老百姓也都有了登高的习俗。
还真是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那些身份高贵的贵人们的一句话,比上身份卑微的庶人磨破嘴皮子,喉咙讲得冒烟,又是讲理,又是求爹爹告奶奶,讲上几箩筐还有用,而且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自从六亲王以亲王府的名义,替离王送的中秋宴贴送达梅山悬崖,就别提那个时时刻刻都念叨着规矩的杜姨婆有多高兴了。
重阳一到,扶桑,孟应钟,孟玄英兄妹三人就在母亲的细致叮嘱下,和杜姨婆母子依依不舍的相送后,早早的坐着六亲王府派来的马车,朝着西北方的龙泉山去了。
说起这龙泉山庄,也是有一段蜀州上上下下,人人尽知的过往。
早些年,先皇某日多喝了几口蜀州进贡的五粮醇,故而念起了蜀州的山川河流小村庄,先皇就随口这么一抒情,于是消息就像走了腿,满地跑,传到蜀州这些官员耳里,就成了先皇有意到蜀州巡游。
虽说是得的小道消息,但是蜀州的官员多番打探,每次都被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最后还是忍不住高兴,偷偷地在龙泉山上,为先皇盖了一座高规格的行宫,以作万全对策。
不过,先皇到了临终,也没有来这蜀州,想来蜀州的官员,望着那座行宫,也是欲哭无泪,心里还会抱着一丝幻想。
从京都到蜀州,路途遥远且艰险,就算先皇有心要来,大臣们也会百般劝阻。
皇上要巡游,也该去那繁华的江南之地,水路方便,陆路平坦,禁军护卫方便部署,不似这蜀道,弯弯曲曲,沟沟坎坎,随便往哪座山上藏几个人,也不会轻易被人发现。
无论在哪个时候,皇上出外巡游,安危都是头等大事。
先皇虽人没来,也没做处置。但是当今圣上登基后,涉及党派之争,又有人拿出这行宫,指责蜀州官员行事孟浪,劳民伤财,当时新皇刚即位,为得一个宽厚仁德的名声,又蜀州官员也是出自一片对先皇的真心,虽是事前瞒建,但也没多加责罚他们这般浪费钱财。
可行宫修建的规格是按照皇家来的配置的,自然是不宜用于百姓使用,最后这行宫就成了现在这龙泉山庄,专供常驻在蜀州,或者是偶尔路过此地的皇亲贵胄游玩。
下了马车站在山庄门口,在一片秋菊的簇拥下,御笔亲提的”龙泉山庄“匾额,红墙绿瓦的建筑,也不再那么威严。
说来也奇怪,一旦到了京城,就连那小街小巷的民房,都能时刻散发着只属于京城独有的巍峨,而远离京城,即使同样是属于皇家的山庄,也多了一份平易近人。
一阵节奏悠悠的马蹄声传来,五六架马车就依次进入扶桑的视线里,马车四面皆是昂贵精美的丝绸所装裹,镶金嵌宝的窗牖,被各色的绉纱遮挡,使车外人远远的看上一眼,都能知道马车里坐着的,定是身份高贵的勋贵,或是钱财满贯的财主。
停在最前面的马车,车帘掀起,李离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一身玉色衣衫,腰间依旧挂着羊脂玉佩和金镶玉香囊,脸上还是不咸不淡的笑。
那笑容,就像是长在了他的脸上,扶桑每次见到时,都是一样的幅度。
也不知道,时时如此,日日如此,到底累不累。
扶桑兄妹几人见李离下了马车,立刻上前行礼:“见过离王。”
李离语气平和道:“都起来吧,不用太过拘礼。”
自打杜姨婆得了管银子的差事,孟应钟就对扶桑爱答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