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鲁班门里有高人_第191章 殃榜(1 / 2)

所谓婚丧嫁娶乃是人生之大事,前面咱们说过家里但凡有红白之事都会请阴阳先生,婚礼喜事阴阳先生是会出来“择吉”,有的地方则是称呼为“摘好”,意思是按照结婚双方的生辰八字从黄道吉日之中“摘出一个好日子”。

择吉摘好一般都是由男方家人去做,阴阳先生用红纸一张,写上何时迎亲,何时上轿,何时到家,几时拜堂,什么生肖需要在拜堂的时候回避等等,这个阴阳先生手写的红纸有个名字叫“应书贴”,一般都是随着聘礼一起送往女方家里算是告知于女方。

这种红事的“应书贴”内容旨在迎吉而避煞。

而白事同样需要找阴阳先生写帖子,阴阳先生会用黄纸把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死因,禁忌等等一起写在一张黄纸上,这张纸叫什么名字呢?它叫“殃榜”。

要想知道何谓殃榜,就要先知道何谓殃,古人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人一死三魂消散,却有七魄留在体内为殃,七魄离开人体的过程,就是“出殃”。

没错,这个“殃”便是“遭殃”的那个殃,有人说这个“殃”是一股子带着臭味的气体,唯有鼻子敏锐的人或者是小孩子能够闻到,也有人说“殃”是个白色的接近透明的东西,有时候阳光折射之下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甚至有的地方传言“殃”是一种鸟,长有灰白色的羽毛极其丑陋。

但是不管“殃”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阴阳先生看来这都不是好东西,殃落在活物的身上,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会死,这就是“遭殃”一词的由来,而殃就是落在植物身上,植物也会逐渐枯黄死去,有时候农田里的庄稼遭了害一片枯黄颗粒无收,农民伯伯总会叹一声像“殃打了一样”。这个口头禅也是从这方面来的。

不管是遭殃,还是殃及预测,中华文字博大精深,足以见这个殃不是什么好东西,人人都不想“遭殃”,这时候便有阴阳先生写殃榜,也叫批殃榜,殃榜的内容跟“应书贴”类似,死者生卒年月,生平事迹,何时钉口,何时出殡,何时落棺,何时封土礼成。 但是跟应书贴不同的是,应书贴是根据结婚男女的生辰八字结合黄道吉日批复而成,而殃榜除了结合八字之外,还要看“尸象”。

何谓尸象?顾名思义, 就是尸体之表象,阴阳先生批殃榜,推算出殃的时间,是由死者咽气的时间来推定,他们不会询问家属死者是什么时候死的,而是根据尸体的手相来推,男左女右,男人看左手,女人看右手,这其中有一个口诀:

子午卯酉掐中指,寅申己亥掌直舒。

丑未辰戌紧握拳,查看之时要仔细。

这便是从尸体的手相推算时间,当然,你要是问没有手的人怎么看?这便是抬杠了,大可询问死者家属便是。

推算了出殃的时间,接下来便是出殃的方位,这个方位也有一个口诀:

批殃之法何须难,月将加到死时间。

男落辰位女戌地,落到某时某刻某位出。

——别小看了这个殃榜,在古时候,有时候没有阴阳先生批殃榜,官府都不准许下葬,当然,某些地方还有“回殃”的传闻,就是在人死后头七或者第三天,阎王爷会派人压着小鬼回家里最后看看,吃最后一碗家里的饭,这便是头七还魂夜的由来,在“回殃”的这一天,家里要给死者准备一碗白米饭,总之饭菜不能丰盛不能放盐,一是让死的人能吃最后一口家里的饭,却不能让他吃爽吃过瘾,吃了赶紧安心去地府报道,而这一天,阴阳先生也会给家里门窗上贴上黄纸符咒,这个符咒叫“避殃”。

中华五千年传统,神州大地各地风土人情,婚葬嫁娶各种禁忌文化传承要是真的详细的说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说这些是封建迷信不可取吧? 但是有时候却又不得不遵守避讳,这玩意儿说到底便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