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儿当起小母鸡,伸手去摸小姑姑的眼睛,急得快要从车里蹦出来。
可惜她刚开始学舌,压根没法表达清楚意思。
宋绵竹还在跟小胖爪作斗争,又见小玉泽颠颠跑到身前,发愁似的问:
“姑姑,叔奶奶会生妹妹吗?”
宋绵竹还没答话,小景明立马喊起来:“不行,叔奶奶得生弟弟!”
大伙儿都奇了,纳闷他为啥对这事如此执着。
孩子爹娘虽然嘴上说喜欢闺女,那要真生了儿子,还能有不喜欢的嘛。
承恩问出众人疑惑:“为啥叔奶奶得生弟弟?”
小景明继续一本正经回答:“要是生了妹妹,二宝得喊小姑姑,那小姑姑就变三姑姑啦。”
这话有点绕口,但是他们都听懂了,之前还真没想到这茬。
家里除了绵丫头外,这一辈还有俩女娃,乃是李氏所出,已经出嫁到旁人家。
绵丫头一直是家里最受宠的小闺女,若是冯氏真添个闺女,那大家以后都要改口。
“还真是……幺孙幺孙,我都叫习惯咯。”金氏嘀咕道。
“那不然还是生个孙子吧?”宋老汉砸吧嘴,竟显得有些遗憾。
孙女多好啊,要能像冯氏一般,以后指定贤惠,可要生个跟老三似的孙子,怕是要让人操碎心啊。
“那不还是幺孙嘛!”金氏嗔笑句,也没当回事儿。
道长说是孙女,那肯定是孙女嘛,看来他们得提前适应啊。
那边俩孩子还在磨人,左一个“是弟弟”,右一个“是妹妹”,非要小姑姑给个答案。
宋绵竹看眼俩孩子,悠悠道:“甭管生儿生女,都不会是弟弟妹妹,只能是你们长辈。”
傻不傻啊这问题,别欺负人孩子没出来,就给他降辈分好嘛!
“啊?”小玉泽懵了,脑袋瓜明显转不过来。
他还以为会多俩妹妹,咋还多出来个长辈?
小景明一瘪嘴,嘟囔:“所以得是弟弟嘛……”
大伙儿被他小模样逗笑,瞧着倒像是替小姑姑委屈上!
人多,闲话就多,尤其品着小酒,旁边还支着烧烤灶。
这大冷的天儿,一口酒一口肉,只觉得浑身都舒坦。
老宋家聚餐,向来是到深更半夜,也就是如今天寒,不然指不定何时散场。
孩子们早早睡下,众人亦各找屋子歇息。
如今三家几乎挨在一起,也没啥可拘束的。
等到天亮后,宋绵竹钻出屋子一看,嚯,天空又飘起小雪花。
老道士忧心忡忡从灶房里钻出来,见了小姑娘便问:
“昨儿刚跟乡亲说没啥,今儿怎么还下起雪来?”
“本来就是没啥嘛,腊月哪有不下雪的,放心吧,莫问题!”
宋绵竹裹紧自己的小袄子,果然鸭绒的就是轻便又暖和。
堂屋里支起火盆,几个女人凑在一起织毛衣。
别说,这兔毛纺成的毛线,用绵丫头教的古法制成衣裳,确实贴身又暖和。
可比以前左一层右一层来得轻便。
尤其是俩孕妇,已有七个月身孕,半点活儿做不了,只得打打毛衣混日子。
这一打,还真打顺手,觉得新奇又有趣。
不光给家里全备上,还织了好多小衣裳,准备改天送去慈幼院。
“明儿要是不下雪了,咱得进城一趟,好备些年货啥的,家里那几门营业,也要做些安排。”
宋绵竹刚坐到桌边,接过阮娴递来的粥,便见苏老爹慌慌张张跑进来。
“不好了,我沈兄弟走咯!”
“走就走呗,他哪天不出去溜两圈,我才觉得奇怪。”
对于沈河的神出鬼没,不光宋绵竹习惯了,整个宋家都习惯了,因而听了这话,没一人有反应。
贺闻见小姑娘眼睛在桌上寻摸,会意拿起一个咸鸭蛋,剥了壳后放到她身前碟子上。
一双筷子夹上去,将其分成两半,起沙流油的蛋黄,看得人食指大动。
宋绵竹就着咸鸭蛋,一口下去小半碗粥,舒服得直呼噜。
冬天就得吃点热乎的啊。
“不是,”苏老爹急了,一拍大腿,“他走了,回老家去咯!”
“咳咳……”刚还美滋滋的小姑娘,差点没呛着,“不是吧,他赶着下雪天上路啊,要不要这么急?”
“那倒不是,”苏老爹摇摇头,忽而讪笑起来,“人是昨晚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