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祐二十五年秋, 南朝那仅剩不多的、支离破碎的秋天,在漫天猩红的晚霞中落幕了。
靼人南下,彻底占据了商州, 边军死伤惨重,总将领戴罪归京,幸存军民退守鄂州边关……
一切简直就像是数年前的噩梦再次降临, 那些野蛮可怖的游牧民族又将铁蹄对准了中原大地,这一回靼人又能打到哪里?杭京吗?那南朝的朝廷又要往哪里退呢?总不能是继续南下——
“搞不好要迁都到海里头了!”
低矮的城门下,军汉们一起哄堂大笑, 好像帝都三迁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荤笑话。
笑罢, 又有人道:“也许这一回也会和亲, 鞑子就不会再打边关了。”
“和亲?啧,真是便宜那些野人了, 又饶他们一个细皮白肉的公主娘娘。”
“嗐,那便宜谁也不会便宜你,而且那些鞑子的胃口大着呢,占着我们的地,美女也要, 钱粮也要,那可是好多的钱啊……”
是啊,那可是好多的钱啊。
不论是边防所需的军费,还是南朝很有可能会上交的“保护费”, 这一切的源头还得是南朝的黎民百姓,今年的赋税再翻新高, 在本就不算丰年的年景底下又狠狠拉了一刀。
一旦提起与切身利益有关的赋税, 这些军汉就再也无法轻松说笑了, 可他们既不敢咒骂制定税令的县官, 也不敢闲话上门收税的现管,于是只能把全部的怨气都发泄在最安全的话题上——
“入他娘!卫氏叛徒不得好死!”
“哼,还有脸说什么‘世代忠烈’,全都是屁话。”
“听说男丁凌迟、妇孺投缳呢,多少年都没听过这么厉害的酷刑了,可惜我见不着……”
“我要是他们祖宗都得从坟里跳起来!”
“嘿嘿,活该杀千刀,就是可惜砍了那些妇人,送到瓦子里叫大伙尝尝才好。”
……
众人骂得正尽兴,墙根处突然站起来一位高大的男子,他身上是从老卒那里买来的衣衫,脚上踩着半新不旧的草鞋,胡子拉碴,满脸污渍,看不清五官。
“喂!你——”
眼见这人要走,领队便提高嗓子喊住了,可他实在想不起这个刚来的新人叫什么名字,就含混道:“你要去哪?守城兵卒不得擅自离开!”
男子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城角,那里是兵卒们解手的地方。
领队顿时就没什么话好说了,见男子的身影消失,低声啐了一口:“比哑巴还闷,这要不是李大人带来的人,早就被揍开花了。”
领队重新坐下,众人也不再关心这个小插曲,自顾自地重新说笑,刚才的话题仿佛已经把生活中的烦恼都尽数吞没,他们又能开开心心地聊起吃喝嫖赌。
在越来越低的猥琐笑声里,那个最先离开的男子却并未领队猜想的一样去解手,他独自爬上了城墙,在昏暗的夜色中,遥望着西北的方向。
昨日,卫氏灭族,菜市口行刑,百姓围观,鼓掌叫好,更有西北逃来的商州人当众拾碎肉嚼唾……
平民百姓哪里知道边境发生了什么?他们泡在血海深仇里,满腔的苦恨无处发泄,而这沸腾的民怨在天子圣人的指点下,涌向了最“正义”的方向。
寒冬要降临了,来自西北的寒风刺骨地刮过城头,卫景桓合上眼,仿佛听到了数不尽的冤魂嚎啕。
他的同胞,他的战友,他的师长,他的家人……这简直就是一眨眼的事情,所有人都死了,死在鞑子的屠刀下,死在官家的圣旨里,即便是死了,也不能瞑目。
如今霍聿怀自身难保,不得不回到霍氏祖地暂避风头,只剩下他卫景桓隐姓埋名,强留在京畿,不知去路。
寒风呼啸里,
卫景桓又睁开双眼,麻木地望着西北方的昏暗天空,他宁愿自己早就死在雁关的战场上,也好过活在这世上生不如死。
哪怕到了现在这地步,卫景桓仍旧没有更改过自己的信念,他永远爱着这片土地,他有通天的本领,他愿意为信仰肝脑涂地,卫家世代忠良,他不能让家族染上污名……
可假如这污名是皇帝给他们蒙上的呢?
那些家族学堂里一遍遍谆谆教导的,那些父母长辈一句句耳提面命的,那些世代忠良,爱国忠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才是“忠良”?
我想要保护的,是那个覆灭了家族的皇室吗?还是这些辱骂憎恨着卫氏的人?亦或只是这片生养我的土地?
卫景桓久久地沉默,夕阳早就消逝了,天地间是一片昏暗,他望着黑洞洞的城楼,仿佛在丈量这高耸的建筑物能不能满足一个寻死的人。
也就在此时,远处的道路上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光,卫景桓站得高,一眼就望见了那些远道而来的马匹,那应该是信使,否则也没有人能在这么晚的时候过关卡。
飞马到了城门,很快又从城门之下掠过,卫景桓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职责,于是慢吞吞地走下城楼,迎面就碰上了领队——这个小肚鸡肠的家伙竟然并没有因为下属的玩忽职守而发作,恰恰相反,他神情惊恐,满面仓皇,就像是没认出卫景桓一眼。
卫景桓心中一紧:“怎么了?”
“鞑子又攻占了一洲!”领队甚至都没去看是谁在问话,慌慌张张地喊道,“鄂州!鄂州……”
鄂州……
卫景桓猛地反应过来!鄂州正是卫氏与霍氏的祖地,而现在霍聿怀就在那里。
“投降不杀!”
“可汗仁慈!准许你们活在这片土地上——”
在这个开城投降的城池中,靼人终于放下了屠刀,这意味着他们将不能很好地搜刮这个城市的财富,但军令在上——可汗愿意让这些南人,享用三等人(一等靼人,二等色目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