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武德四年七月二十八日,英亲王紫云瞳迎娶青麒凌霄宫宫主、紫胤勋戚寿宁侯子为侧君。婚事隆重盛大,引得上京百姓倾巷而出。
从奕妆扮已毕,大礼拜别从贵金妻夫,未等开言,珠泪垂淌:“母亲,爹爹┄┄”
邢氏也是呜咽不住,千般不舍,万种难离,犹如被人生生摘走了自己的心肝。旁边女婿、连襟连声相劝:“大喜的日子,该当说说笑笑,怎么反倒泪流成河了呢!主君万勿如此!”
邢氏频频拭泪,勉强说了几句送嫁之语,依照风俗嘱咐儿子要敬顺妻主,友爱兄弟,日后礼侍正君,恩顾子女,和睦亲戚,善视仆从,秉仁慈之心,传贤德之名,做一位称职的亲王侧君。
从奕一一应下,又请母亲训教。
从贵金低低叹了口气:“这门亲事,别人家求而不得,羡慕你福缘深厚,可母亲总是有些担忧┄┄别的不多说了,只告诉你一句:日后在英府若有不如意处,便回娘家来!万事莫怕,都有爹娘┄┄”
“唰”的一下,从奕的眼泪夺眶而出。他给父母端端正正的磕了三个响头,在迎亲使催促之下登轿离家,回望爹娘伫立相送,长久凝望,只觉亲恩如山,无可回报,更增依依之情。
到得荣盛大街路口,花轿稍停,等和青麒送嫁仪队并行一处,才见英王策马而来。
四周欢声雷动,金街热闹非凡!英王婚娶虽仅侧君,依礼不过半迎,可因凌霄宫主一国皇子,身份显贵,婚事隆重不同一般,单就嫁礼中一件射日弓,就使人争睹为快;寿宁侯贵戚世族,亦不甘于后,为爱子倾家陪嫁,十里红妆,极尽丰饶,前车已入英府,后车尚未离家,惹得百姓们雀跃围观,摩肩接踵,津津乐道。
云瞳十字披红,高居马上,一脸春风。迎了两顶花轿,绕城缓缓而行,收到无数赞美祝福,只觉志得意满。等到了王府,又见张灯结彩,内外焕然一新,显贵云集,语笑声喧,好不喜庆堂皇!
碧落大祭司已等候在堂,因受胤皇之托代天主婚,换穿了一身淡紫纱袍,比之素日,更显贵重,却又添了些人间烟火之气。
云瞳一见他,就想起前日那五卷黄经来,既宣扬节欲之道,又备述闺房之趣,前后矛盾混乱,还夹杂修炼内功的口诀心法。自己意外有得,惊喜之余却又困惑百生,联想洛川三试,从奕言之凿凿,谓“以射日图争胜之议”功归大祭司,更加好奇他是何意思!
顾崇见云瞳自到喜堂就直愣愣的盯着自己,有些奇怪,怕人多眼杂,惹是生非,便低低咳嗽一声:看你的新嫁郎去,瞅我作甚!
云瞳却未避开眼神,反倒含笑迎上,恭敬一揖:“承蒙大祭司亲来主持典仪,本王荣幸之至!”
顾崇在蒙纱之中微微撇嘴:“恭喜英王又得佳人!”
他自以为恭喜的郑重其事,偏生云瞳就听出一缕若有若无的酸意来:这句话我今日已经听了十数遍,不同人说来各有不同含义,可他这个调调,怎么竟和吃醋的阿恒一样啊!
长风搀着凌霄宫主,小唐扶着从奕,并肩而入,分别站在云瞳左右稍后半步的位置上,等吉时一到,共同拜了天地祖宗,恭聆神喻。
大祭司展开婚缄,郑重念道:“┄┄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
还是这篇!云瞳暗道:大祭司每年不知得为多少人念多少遍,估计闭着眼睛重复,也不会出错!顾崇就跟着他周游列国,靠蹭听经文,解除头痛,可怜他那样跳脱的性子,怎么安静的下来听这些枯燥无趣的东西,怕是头痛一消,气闷必生!
想到顾崇,她不禁偷眼往站在大祭司身侧的两行神使看去:也不知小鬼儿藏身何处,不会是每每也扮成了这些犹如木雕泥塑的哑人吧?
顾崇余光瞥见她又在左顾右盼,心生好笑,正巧念道“慈惠性成,温恭天赋,婉以承颜,恩能逮下┄┄”等语,想起云瞳曾对自己说过:神仙美人只可远观,不可近渎,妖魔鬼怪狐狸精如你这般的才能倾倒众生,夜不得闲┄┄可见,比起“无才便是德“的正经佳人,她更喜欢自己这种天性自然的媚娇爱郎┄┄一念及此,语气不由自主的就变了个腔调。
云瞳正想小鬼儿,冷不防就在堂中听见了他的声音,一惊之下,迅疾抬头,把顾崇吓了一跳,话在口边打了个磕巴儿,急速的又咽了回去。
上次听婚缄,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云瞳凝眉细思,再听几句,更增诧异:怎么大祭司内息有缺,气血不足,似乎受伤未愈┄┄他受六国尊崇,自来深居简出,只会打坐念经,怎么竟有内伤?
顾崇可不敢再走神了,回复漠然之态,将最后一段念的平缓艰涩,寡淡至极。
从奕听得心中不喜:大祭司如此清冷,请他主婚哪里添得来半点喜气!
李慕却听出了顾崇音调上的前后不同来,暗道:大祭司怎么和往常不大一样,莫非也为紫云瞳动了凡心?
婚缄读罢,新嫁郎各入洞房,大祭司又朝英王恭贺几句,随即告辞。云瞳亲身送到门口,再三致谢:“前蒙送阅天经,使开蒙智,不胜感激!盼他日与您切磋一番,识见必能更越层楼!请万勿推辞!”
“┄┄英王对此竟有兴趣?”顾崇暗道:她请我来胤,不是为了商议治洪赈灾一事么?怎么又拿探讨经书神谕当借口了?
“呃┄┄”云瞳一转心思,又行试探:“天机正道,自是人人趋奉!本王一位小友,每聆圣音,百病皆除,对大祭司钦慕备至,我想┄┄邀他同来,一起受教,不知可否?”
原来是想为我求治┄┄顾崇唇角顿翘:紫卿,承你之情了!
“大祭司!本王不情之请,还望┄┄”
“王驾无须客套!”顾崇躬身还礼:“宣扬神旨、普惠众生乃我职责所在!人有所求,我必有应。至于能参悟多少,却凭各自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