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王爷藏了拙(2 / 2)

  而且她虽然是一个历史小白,但是这“条编法”也是久闻大名,这就是后世常说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就是把田赋、力役和其他的各种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去核算征收,这算是赋税徭役制度的重大变革,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能亲身参与重大历史事件,她还有点儿小激动,静静的听完了,才道:“我觉得可行,大家议一议吧。”

  有人担心她没听懂:“还请王爷慎重。”

  唐时锦道:“我又没说现在就实行?再说了,就算现在就实行,也没什么不妥吧?这不是水到渠成之事吗?当年我在江南的时候,江南就有平半法,以银为税,与此也算是异曲同工?合并征收银两,简化流程,增加收入,减轻百姓负担,也省了下头官员从中捣鬼渔利,这有什么不好的?你倒是说个理由出来!”

  众臣不由哑然。

  没想到人家还真是门儿清,是谁说人家不通政务的?

  那人只能道:“下官只是说,要从长计议,并未说此法不好。”

  “怎么从长?”唐时锦道:“一天能议完的事儿拖上一个月,磨磨洋工,显得你们天天有事儿干?”

  众臣:“……”

  唐时锦直接道:“此事既是由张大人提出,就由张大人牵头,与相爷内阁商议,户部亦参与,两天之内给我结果,都别磨矶。”

  大家能说什么,只能齐齐躬身道:“下官遵令。”

  这些人都是人精子中的人精子,一个个脑子都灵的很,真逼急了真的好用,反正两天之后,唐时锦就拿到了最后的条陈,跟她印象中基本符合。

  然后唐时锦又试着把清代的摊丁入亩提了提。

  可能大家对她的期望值太低了,所以她一说的头头是道,大家还有点儿小激动,尤其张居正,更是露出了刮目相看的神情,显然觉得她藏了拙,没想到他深思熟虑许久,居然还没有她想的细致完善。

  唐时锦心中暗爽,表面平淡的接受了。

  于是又议了两日。

  简单来说,之前征徭役的重点,是户丁,而现在,转向了田亩,相当于有地就有差徭,用学术的话来说,差徭放在了土地所有者的身上。

  这不止是方法的变化,还是赋役性质的变化,铲除了下头官员的摇钱树。

  摊丁入亩之后,再实行量地计丁,这样没地少地的百姓,就会少掉赋税的负担,少掉土地的束缚,一个家庭的新生人口也不会有多出来的人头税,大家相对自由,可以迁徙流动,这对于人口增长,行当的多样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等,全都有积极意义。

  但,关键的,却不会影响国家财政税收。

  五天之后,最终定稿,唐时锦细看了几遍,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直接交下去施行。

  不止一人私下里哔哔,觉得如此大事这么做,实在太过草率了,应该多商议几日。

  可是叫他们说说有何处不妥,又有何处再需要商议,他们又说不出来。

  所以,单纯就嫌快?

  快就是草率了??

  这种人纯粹就是有毛病,反正不上她面前哔哔,她也懒的理他们。

&nbsp;&nbsp;这种限定时间完成某项工作的工作作风,唐总一向用的很顺手,这才半个月,众臣就已经快适应了,长此以往,效率绝对大大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