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个量真不少,仅北直隶二十多个卫十万多人每个人十两银子也要一百多万外,这十两银子还根本不够。只要将土地拿回来当初人均三十亩这时有二十亩也值六十两银子以上了,所以还是拿回土地为第一要紧。
只是这些土地不大好办,主要是时间太久如一团乱麻也没有空理清楚了。这一来只能快刀斩乱麻,必须相当强势才行,这时候没有张居正这样的强人,只有天启来强推了。
还好从穿越众那里知道历史发展后,天启在韬光养晦度过最开始的那个阶段,从新军打败后金入侵京师之役后,渐渐露出了爪牙,日渐强硬。
那是他知道改革必须强硬,而且是从历史上看大明从中期开始君权乃是在走下坡路的,到嘉靖万历虽打了不少大臣的屁股,特别是嘉靖那时候还打死过人,可如此多大臣劝谏主要还是君权不强,如朱元璋、朱棣办这样的事肯定是不可能的。
如朱棣那是谋皇篡位但大臣们有几个朱棣进入京城后还反对的?还有皇帝集权了只要干事有成就几个会留下恶名的,但明末皇帝要办事喷子、党争厉害,连内阁也要下面推荐实在是与朱元璋、朱棣时不好比。
自从知道这一些天启开始直接插手各种事务的决定,当然再有吴世杰出来狠批''祖制论''、''与民争富论''等谬论。另外还将大批胡说八道的言官下放去当县官,辞官的直接取消士籍,另提了一些当过亲民官的人员当言官,并树立有事说事、就事论事的办事新原则,而不是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这样一来虽说还达不到大范围改革的要求,至少御前会议上不再有人为反对而反对,不再有太多的虚言与道德绑架,泛道德化等情形。
还有天启的决定也获得了尊重,当然那也是天启的坚持与坚定,并不会被大臣们一忽悠就动摇就改变主意。还有那些不谙实务的官员也是下令放到地方上历练,主要是能不畏人言决定事干脆,让君权大涨。
君权大涨又是只先在北直隶试行,经过几次讨论决定了细节,御前会议终于决定了北直隶卫所制废除的试行计划。
这计划一决定多管齐下,首先每一个卫去了一营新军压阵,再是愿意当兵的考核后按每县三百人的保安队,每府一千人的治安营编制,因为独立地方师由京营改编,卫所兵就招了这些人。
但这也是二三万人,十万多卫所兵家庭挑选出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这些兵不再为终身制外,执行三月轮训制,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年都要集中训练三个月。
还有军官也是一样需要培训的,只是之前卫所归各省都指挥司管,现在这地方部队归省军区与地方管,属于双重领导外,省军区属兵部管,今后属于军政系统。。
从卫所招兵也是为了降低难度,接下来清理土地才是最为困难。好在天启下了决心又有新军压阵,那些被地方豪强霸占的土地不仅拿了回来还罚了那些人一些钱粮。
也有一些从别人手上转过来的,这些人只能倒霉一些,不过他们可以向前面主人求偿,除非这人已经破产了找到了第一任霸占卫所土地的人还要加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