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了杨师道的话也是一笑,杨师道其人素来谨小慎微思虑周全,但却不会犯错,这也是他会被任命侍中的原因,李世民虽然想要改变朝廷的格局,但却不想太过激进,杨师道不论能力还是脾气都很适合这个位置,他需要杨师道来中和皇帝和朝堂的冲突,长孙无忌的威是一把锋利的剑,那杨师道的稳就是一杯缓和的茶,还有以杨师道为首的朝堂势力以及后宫的杨淑妃,这都是可以钳制那些活跃分子的最佳选择,再有就是识时务,杨氏并没参与这一次的选后事件,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再说的话还有就是桂阳长公主,杨师道算是皇帝的妹夫吧。皇帝想到这里就明白杨师道已经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思,那有些话自己就不用说出口了,思考片刻皇帝开口道:“萧家的孩子就安排给治儿吧,我看那孩子挺不错,虽然受伤了,但还是忍痛完成比赛,是个有毅力的,韦家的孩子就安排给佑儿吧,其他的你就安排了吧。”
杨师道听了这话赶紧表示自己明白,想要离开回家好好的和妻子商量今天的变故,只是话还没有说出口,突然听到皇上询问:“爱卿可知为什么世家只愿把旁系的孩子送进宫吗?”
杨师道没想到皇上会问这个问题,只是这又该如何回答呢?因为杨师道开始看到这个名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他作为世家的一份子,如果要做的话恐怕也是同样的做法,但是该怎样回答皇帝呢?最终他还是认真的道:“陛下知道,进宫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后宫的位子有限,每个人都不能确定自己进宫肯定会成功,甚至成功的可能性很低,这就决定了这件事付出和收益不是因果的联系,因此各家并不热衷于把嫡系的孩子送进宫,相反,世家之间嫡系的孩子联姻才是最优选择,再有,这次进宫的孩子都是棋子,奕局是二位娘娘,最终决出胜者,跟其他人关系不大,所以进宫只是代表一个态度,世家更加不会把嫡系送进来了,还有就是...”说到这里,杨师道犹豫一下。
李世民看杨师道犹豫没有说出口,自己笑了笑接下去道:“还有就是世家看不上皇家呗,这有什么说不出口的,杨氏是前朝宗室,当然会明白这个问题,朕是皇帝也明白这个问题,五姓七望,京兆韦氏,兰陵萧氏,弘农杨氏,都是一等一的大世家,随便哪一家都富可敌国,更有几家传承了不下千年,所以才有千年世家的美誉,并且世家间流传一句话没有千年的朝廷,却有千年的世家,朕自然也是知道的,毕竟我陇西李氏也是世家的一份子,可是爱卿以为世家为什么看不上皇家呢?是因为我李氏比不上其他各家吗?”
“禀皇上,臣以为不是这个原因,臣认为不论是李氏还是前朝我们杨氏,世家都不会喜欢的,陛下以为李氏比不上各家,但我弘农杨氏却也不被世家喜欢,臣以为这是因为皇家的超然地位决定的,皇上有生死予夺的大权,这对于世家就是一种威胁,所以世家就会联合起来限制皇上的这种权利,只是没人能够衡量这种权利的大小,那么世家就会无限壮大,保证自己有克制的能力,最终成为一种对立。”
“所以朕就像带着镣铐在跳舞。”
杨师道听着皇帝的感慨不敢接话,他现在是彻底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刚开始的选后事件,杨师道只是以为皇帝不想被世家摆布,后来的恢复科举他才知道皇帝是想摆脱世家的禁锢,这件事他不敢再妄议了,因为他不敢猜想这样做的后果,世家是几百年不断发展壮大过来的,世家不是单指哪一家,是执掌整个朝堂的权势的统称,甚至南北一团乱局的时候世家自己都是可以立国的,比如兰陵萧氏,家族不止出过一个皇帝,后来虽然被隋一统,但世家依旧是世家,隋文帝已经把国家治理的很不错了,还是需要依靠世家,直到隋炀帝上位然后隋亡,没准隋炀帝活着的时候也跟自己的朝臣说过同样的话,“朕就像带着镣铐在跳舞。”现在的情况跟那时候何其相似,一样的二世,一样的科举,历史是在重演吗?他猜不到别人怎么答复隋炀帝,但隋亡了是事实,所以有前车之鉴的事,他不敢随意开口,但皇帝现在对自己的做法,恐怕就是需要自己或者说是强迫自己做出选择了,只是不等杨师道说话,皇帝继续开口了。
“知道为什么爱卿会成为侍中吗?”
“臣,不知。”杨师道不懂皇上为什么转移话题了。
“有些人总是不明白自己的位置,总是想做一些超出自己权力的事情,朕以为爱卿也许不能免俗,直至等到最后一刻,爱卿的做法朕很欣慰,所以朕觉得侍中比较适合你。”
最后一刻?什么意思?杨师道还是不太懂皇上的意思。
皇上看着杨师道疑惑的样子笑道:“我答应过那孩子,会让她进宫的,因为我跟她有一些特殊的缘分,但我又不想她陷入一些不好的纷争,如果爱卿送她进宫的话,那她现在就该出宫回家了,所以朕等到最后一刻,既然爱卿没有送她进宫,那朕自然不会食言了。”
杨师道这时候才想到皇上说的是如意,难怪当初通知如意进宫的女官是在期限的最后一刻才到了杨府,原来是皇上对于自己的考验,就是想看看自己在选后事件中的立场,这还真是有些出人意料啊,看来皇上的布局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因为据如意所言,她跟皇帝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杨府的花园,那是一年前的事了,所以皇上那时候就决定今天的事情了吗?杨师道不敢猜测,只能道:“臣代那孩子谢谢皇上。”
皇上见该说的都说明白了,就挥手让杨师道离去,杨师道躬身行礼告辞。
回到家后杨师道和妻子桂阳长公主、妹妹杨氏坐一块说起了今□□上发生的事情,二人一片震惊,原本以为只是关于皇后之位的事情,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转折,杨氏不明白,桂阳长公主也不明白,桂阳长公主喃喃自语道:“二郎这是想要做什么?好好做这个安稳的皇帝不好吗?为什么偏偏要走炀帝的老路?”
杨氏也是疑惑道:“皇上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风险吗?毕竟有炀帝的前车之鉴?”
杨师道叹一声气道:“诶,我也猜不透啊,我们一直以为皇上是想跟我们一样希望保持现状,只是没想到皇上会有这么多的谋划,这完全是蓄谋已久的举动啊。”
杨氏问道:“哥哥什么意思?”
“牡丹,我也是回家以后才慢慢想明白其中的关节,现在想来恐怕从皇后娘娘薨逝就开始布局了,从各家想要争皇后之位就有人在不断引导,这个人就是房玄龄大人,用庆典的胜败决定皇后之位诱惑各家联合,这样皇上就可以看出朝上众臣的阵营,大家都以为自己是在联合起来对付皇上,这又何尝不是皇上的引蛇出洞呢?这一步完成之后就是各个击破了,皇上先是任命长孙无忌为右相,以长孙无忌的威势,这就是皇上过去无往不胜的先锋啊,由长孙无忌来开路,朝堂上没有谁敢正面对抗的,然后就是我了,皇上一直在考量我们的立场,明白以后就知道我们不会跟他们沆瀣一气,所以就有了我这侍中,再然后就是太子三师拉拢山东士族,稳住了这几方势力,最后图穷匕见就是恢复科举,但这时朝堂上的世家联合早就成了一盘散沙,哪还有之前安排皇上选后的气焰,最重要的是卫国公李靖和大将军侯君集偷偷地还朝,皇上就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引蛇出洞、诱敌深入,鸡父之战,皇上这是把战场上的计谋用到了朝堂上,如果说选后事件是皇上对世家说不的话,那恢复科举就是皇上对世家开战了,皇上用自己十几年的经营毕其功于一役对世家开战,当然,科举恐怕只是一个开始,只是皇上想对世家说的第一句话,这个皇帝跟其他的不一样。”
其他两人听了杨师道的话都懵了,都知道朝堂险恶,但没想到皇上和朝臣之间的争斗居然到了这样的境地,这皇上一套连环计看似赢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但世家们会善罢甘休吗?
桂阳长公主担忧道:“二郎这是何必呢?这十几年的皇帝他做的不是好好的吗?跟世家相安无事过去就可以了,这天下不一样太平安乐吗?到底是为什么想要走这一步呢?世家都存在了几百年了,这天下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来之不易,前朝的教训历历在目,他怎么就敢这么做呢?”
杨氏道:“皇上这是有大志向啊,想要解决世家对于皇权的禁锢,只是皇上已经宣战了,那以后君臣之间恐怕少不了各种争端了,哥哥可有什么打算?”
杨氏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哥哥刚刚说皇上召回了卫国公和大将军?”
“是啊,我开始也是大吃一惊,你想到了什么?”
杨氏犹豫的道:“郭孝慎也刚刚回来,难道他是跟两位将军一起回来的吗?”
杨师道也是一愣,最近由于担忧的事情太多,对于家里的事不太上心,他不知道郭孝慎回来的事,不然应该可以猜到些东西的,只是郭孝慎虽然在吐谷浑从军,但他怎么会有资格跟卫国公和大将军一起回来呢?于是他想着问一下郭孝慎:“他现在在家吗?我问他一下。”
“不在,自他回来以后青蝉也不去教坊司学舞了,每天拉着郭孝慎满长安城的玩,夜色起来还要去夜市,每天过得很开心,之前是我忽略的这孩子了。”
“这也不怪你,我想那孩子有心思也不会告诉你的,她是个懂事的孩子,跟如意一样,都有自己的主见,有郭孝慎陪着也挺好,不然一个人早晚憋出病来。”
“说起如意了,哥哥,这次你负责安排那些入宫的孩子,如意可以回家吗?”
“我也考虑了这个问题,今天皇上还特别跟我说起了如意,说是跟如意有一些特别的缘分,所以皇上才答应如意进宫的请求,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按理说皇上认识如意也就一年多,哪来的特别的缘分了?我现在迷惑了。”
杨氏犹豫一下道:“不是的,哥哥知道如意出身的那段时间,正是皇上和隐太子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士彟为了不参与到这件事的浑水里,就连如意当年的百日宴都没有邀请任何人。”
杨师道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杨氏当时还特意因为这件事请教了杨师道,这里面也有杨师道的主意。
杨氏看哥哥想起了这件事继续道:“士彟当年也是这样做的,没有邀请任何人,但是有人却不请而至。”
“是皇上?”
“是,当时皇上突然临宴,士彟跟我都很意外,那时候应该才是皇上和如意的第一次见面,并且皇上还给如意起了名字。”
“武...武照?是皇上起的名字?”
“是,皇上说是为了军武时和士彟的肝胆相照之意,所以起名为武照。但是我们为了不张扬,一直很少提起这件事,也很少讲起这个名字的由来,只是没想到如意回到长安后还有机会跟皇上偶遇,我想这也是皇上说的特别的缘分吧,所以才会提携如意进宫。”
桂阳长公主疑惑道:“这不是挺好吗?这么看来皇上应该对如意不错的,那你为什么坚决反对如意进宫呢?”
杨氏心中纠结,她知道不可以把如意道观测命的事说出来,因为太过惊世骇俗,直接说如意被算命的说会做皇后吗?这种话说出来都是一种罪,她怎么敢张嘴,但是她又怎么解释呢?老道到现在为止,所有的事情都已经算的很准了,她不得不信,杨氏只能半遮掩的说:“有道士为如意批过命,说是如意进宫会有生命危险,我也这么认为,以我们杨氏现在这样的条件,进宫恐怕不太合适,刚刚哥哥也说了,只怕以后朝堂少不了争端,那后宫恐怕也躲不过去,所以如意真的不适合过去。”
“原来是这样,可是这件事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如意是皇上钦点的人,她只能留在宫中了。”
“如果这样,我们只能尽量想其他办法了,只愿如意离是非远一点。”
“你是想?”杨师道问。
“是啊,我们不是跟贤妃娘娘还有一些关系吗?这件事找淑妃娘娘不合适,那就只能麻烦贤妃娘娘了。”
燕贤妃,李世民的四位大妃之一,在这一次的选后事件中跟杨淑妃一起置身事外,她平日里也是最低调的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燕贤妃跟杨氏也是表亲关系,从辈分来说燕贤妃是如意的表姐,所以在如意必须进宫的选择下,杨氏希望把女儿托付给燕贤妃,能够保着如意远离是非,于是马上修书一封送进了宫中。
虽然事情多了许多曲折,但到底还是让如意得偿所愿,可以侍奉宫中了,只是如意现在对这些还是一无所知,不知道这曲折中隐藏的危险,也不知道娘亲杨氏私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