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一路走到太子东宫崇文馆,太子已经在听课没有看到魏征的到来,但被如意看到,魏征向如意挥一挥手,如意轻轻地跑了出来,行礼之后对魏征道:“先生,您怎么过来了,是要准备太子的下一堂课吗?”
魏征笑着道:“不是,我找太子有一些事,你悄悄的把太子请出来,不要打扰正常授课。”
“是,先生稍微等等。”说完就轻轻地走到太子身边,指了指门外说了事情,太子赶紧就跟着如意一起来到了门外见到魏征,连手中的书都忘了放下。
魏征看到这样的太子也是微微点头,太子询问道:“老师,有什么事吗?”太子对于魏征这样的良臣还是很尊敬的,并且太子还曾听闻魏征为了自己还会跟皇帝吵架,这也是太子很尊敬魏征的原因。
魏征道:“是有一些话想对太子殿下说道,我们一起走走吧。”
太子闻言忙点头答应,转身把手中的书交给了跟着的如意,然后跟上魏征的脚步,如意稍微迟疑一下,也跟在了二人后面,魏征也不在意。
魏征:“太子殿下,并州、陇州发生蝗灾你可知晓?”
太子:“是的老师,今天在宣政殿已经知道这件事。”
“因为需要有人主持赈灾事宜,我就向皇上举荐了太子殿下,殿下对赈灾可有什么想法?”
太子一愣,“赈灾?老师以往也有过蝗灾,也有过大臣主持赈灾的先例,只是这次为什么需要我去呢?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是也不是,老臣最近看到太子殿下因为一些事魂不守心,课业也学不到心中,所以自作主张为太子谋下了这个差事。”
太子闻言停下了脚步,转开了视线道:“老师也觉得我错了吗?”
魏征没有回答太子的问题,而是问道:“太子可否告诉臣《史记·高祖本纪》中关于汉高祖刘邦用人的记载。”
太子不知魏征何意,但还是说道:“汉高祖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魏征点头道:“不错,汉高祖刘邦经略计谋皆不如人,却可得天下,究其本质是因为会用人,这就是为君之道,为君者不必事事都比人强,天下能人何其多也,知人和用人才是为君者最重要的才能,只要明白知人善任的道理,就可以成为一名贤明的君主,这也是皇上为太子殿下开崇文馆的原因,不只是为了圣贤之书,更重要的是在崇文馆中学会识人、用人,你明白了吗?”
魏征看太子一脸懵懂的样子,微微叹气,在悟性这一块儿,太子的确要差魏王一些,只是魏征没有看到后面的如意听到他的话频频点头...
魏征接着道:“再小的锅也是做饭的,再大的勺子也是盛饭的,这就是主辅之分,殿下切不可因为勺子太大而忘了锅的位置,也不要因为别人的优秀而忘记自己太子的位置,在皇上心中,殿下自始至终都是太子,从来都没有更改的想法。”
魏征说到这里太子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意思就是父皇从来都没有把太子之位给魏王的想法,如果是别人这么跟太子说他还不太信,但这话是魏征说出来的,太子一点都不怀疑,众所周知,魏征不屑于撒谎,甚至对皇上都不屑于,更别说太子了。
太子高兴得向魏征道谢:“承乾谢谢老师教诲。”说完又是行礼,魏征的这些话让太子很是安心,太子之前的惶恐就是害怕皇帝因为喜欢魏王而把太子的位置也送给魏王,的确,魏王比较太子更加优秀,并且身体也比自己好很多,也没有残疾。体弱多病,脚步残疾,这是太子身体上的缺陷,再加上学习上也是魏王更加聪明,从各方面魏王都是更优秀的那个皇子,这让太子从里到外的感到自卑和嫉妒,现在魏征的话就是太子的定心丸儿,这些都是魏征的心里话,也是皇帝的意思,让太子安心做他的太子,只是皇帝不管是从父亲的身份还是皇帝的身份都不可能对太子说这些话,毕竟这些都是皇帝偏心造成的,所以魏征就是最好的人选,魏征作为太子的老师,于公于私都需要教辅好太子,也算是尽心了,只是看着太子高兴得模样,魏征心中又是叹气,自己刚刚说了那么多话,不知道太子听进去几分,但至少太子的精气神算是回来了。
魏征开始接着说赈灾的事情:“太子殿下此番前去赈灾,当多多接触百姓,体会百姓的疾苦,殿下当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这里臣还有一个故事想要讲给殿下听,话说村头有两个农妇在讨论皇后娘娘的吃食,其中一个农妇说皇后娘娘一顿饭肯定会吃五个肉饼子,另一个农妇听了之后连连摇头道,不止,我觉得皇后娘娘一顿饭会吃十个肉饼子,肉饼子那么好吃,五个怎么够,这个故事殿下怎么看?”
太子殿下思考一下道:“农妇并不了解皇后的生活,这只是她们的想象,这是一个笑话。”
魏征道:“是啊,农妇当然不了解皇后娘娘的生活了,在她们的心里肉饼子就是最好的食物了,所以她们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但臣还有另一个故事,话说在晋朝,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晋惠帝问“何不食肉糜”,你对这个故事可有什么看法?”
太子一愣道:“晋惠帝并不了解百姓的生活,这也是他的想象。”
“是啊,晋惠帝因为不了解百姓的生活,在晋惠帝心里肉糜就是最差的食物了,但是,这却不是一个笑话,晋惠帝也成为了昏君的代表,从表面来看,这两个故事并无不同,但大家为什么觉得农妇的故事是笑话,而晋惠帝就是昏君呢?”
“是因为地位不同吗?”这时候如意插嘴道。
“不错,是因为地位的缘故,两个农妇并无地位可言,所以她们说的话就可以是无伤大雅的笑话,但是皇帝以及有地位的人就不可以随意的说话,对于有地位的人而言,说话也是一种德行,它同时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物,这种影响取决于他们地位的高低,一家之主的话会影响整个家庭,一位将领的话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而皇帝的话引领着国家的兴亡,夫者存亡,嘴舌有责,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如言不善而莫之违也,岂不几乎一言而丧国呼?太子殿下久居深宫,对于百姓的了解不可避免的会有不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是殿下的良机,希望殿下满载而归。”
魏征说完向太子行礼,太子也赶紧还礼,如意也跟着向先生行礼。
回到起居馆,如意也是赶紧把今天魏征教太子的言论记录下来,这以后都会录入到太子的史中。
在宫里商讨各项事宜的时候,跟着侯君集回到长安的郭孝镇也满身革甲的骑着马到了教坊司,他把青蝉接了出来,然后扶着青蝉上马,自己牵着马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青蝉很开心,她虽然看不见马的样子,但是她很喜欢马匹舔她头发互动的感觉,也喜欢骑在马上自由的感觉,只是骑在马上让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好在郭孝镇在来教坊司之前已经先一步到过了杨府,知道武士彟的两个儿子来长安城了,也知道了杨氏如今的居所,所以只是看着青蝉着急的样子,淡淡的微笑。
待二人回到家的时候,郭孝镇英武的模样和高头大马可是看傻了武元庆、武元爽两兄弟,二人都没有认出他是几年前的那个小乞丐,只是看着很是羡慕,大唐尚武,革甲,骏马,有多少男儿不喜欢?但是郭孝镇对于他们可没有多少喜欢,把马留在后院,自己也换了一身便服就拉着青蝉出门去了。
在屋里的武士棱看到了郭孝镇也走了出来,不经意的询问杨氏这个英武的男子是谁,杨氏照实回复道之前是一个小乞丐,后来被自己收做了义子,现在是大唐边军的一员,武士棱连连赞叹,不错不错,好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另外话里话外的想要询问杨氏,能否让其兄长杨师道为武元庆武元爽安排什么军中职位,也好过现在的虚职。
武家兄弟听完了很是兴奋,满目期待的看着杨氏,杨氏心中一阵叹气,武家这些人还是这样,当年就是要官,现在还是要官,但杨氏又不想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局面,这都是如意在宫里换来的,于是委婉的道:“郭孝镇自从军以来,先是血战吐谷浑,后又远征高昌,尸山血海,能够归家者十不存五,武家伯父觉得这样刀口上舔血的事情适合这两个孩子吗?”
武家兄弟听了这话脑袋都是一缩,武士棱一看这样骂一句:“没出息的东西。”就离开了。
出门之后郭孝镇询问青蝉想去哪里,青蝉回答道想去昆明湖,因为搬家的原因,她之前记在心里的昆明湖的路线都不能用了,现在需要从新记。
二人一起到了昆明湖,郭孝镇给青蝉讲羌笛悠悠,黄沙漫卷,大漠孤烟,敦煌飞天,青蝉给郭孝镇跳舞。
太子的东宫,太子要出行赈灾的消息传到了里面,齐王李佑听到了这个消息,眼神一转,他认为这是皇上特别为太子安排的捡功劳的事情,所以也想趁机捡一些功劳,于是缠着太子想要同去,太子看在李佑平日里经常跟在自己身边,左右逢源的关系上就答应了李佑,另外晋王李治听说并州也在蝗灾之列,而并州属于李治的封地,所以特别请求一起去,太子也是同意,自己这个弟弟跟自己一奶同胞,平日里老实低调,太子还是很喜欢的,另外如意作为太子的记注官也被起居郎褚遂良要求跟着太子一起去,方便记录太子在赈灾中的言行。
以上就是太子赈灾的人员安排,剩下的就是太子卫队和下人跟着太子前往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