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回复到:“是的皇上,太子殿下在到了并州之后就留在了那里主持大局,之后都是晋王殿下代替太子巡视各地灾情。”
听到这里皇帝脸色一阵阴沉,魏征也是一阵失望,只有长孙无忌欲言又止。
魏征看皇帝这样的表情恐怕是生气了,就想安排狄仁杰先行下去休息,可是狄仁杰又急了,不顾皇帝威仪的坚持着爬起来说道:“不行的大人,我来之前如意告诉我不能停留,他们还等着主意呢,之前如意说是要有太子的主意,可是太子又让我来长安城求主意,现在您告诉我该怎么办,我还要赶紧回去呢,如意和晋王殿下还等着我呢,我已经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了。”其实狄仁杰早就着急了,但面对皇上他实在是不敢说出来,现在正好魏征提出来了,所以他赶紧把话都说完了。
如意?听到这句话皇上和魏征都愣了一下,按着狄仁杰的意思,如意是陪着晋王一起的?还有,这个信使直接叫出了如意的名字,难道是认识如意?
所以魏征道:“你是哪家的孩子,是怎么认识如意的?”
狄仁杰听到这句话也是一愣,魏征不认识自己?不应该啊,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拿袖子赶紧擦了擦自己的脸,不怪魏征不认识他,狄仁杰因为快马跑了一路,汗水和灰尘都留在了脸上,只能看出这是一张脸了,想看清楚是谁那是不可能了,所以在狄仁杰擦干净脸之后,魏征不敢肯定的道:“你是狄仁杰?”
皇上也听过这个名字,那还是自己和魏征在弘文馆的时候,有机会见证了如意和其他孩子的三次比试,其中一个如意的选手就是狄仁杰,有着小天才的美名,但还是被如意诳进去比试了。
魏征赶紧问道:“狄仁杰,你怎么会成了如意的信使呢?”
狄仁杰赶紧道:“老师,我正好的并州都督府学习任职,就遇到了巡视的太子殿下一行人,后来晋王殿下巡视各地,因为太子留在了并州,如意就跟着晋王殿下巡视去了,李绩将军看我跟如意熟识,也熟悉并州各地的情况,就委派我作为晋王和太子殿下的信使了。”
魏征继续问道:“所以晋王殿下写信的时候没有告诉你什么吗?”
狄仁杰回道:“晋王殿下并没有什么话,我进去的时候殿下正在加紧写信,是如意告诉我,说是十万火急,让我马不停蹄地的跑,另外也要注意保密,不然会有生命危险,可能引发灾民恐慌。”
魏征道:“你来的时候民变还没有发生?而是如意告诉你可能会有民变?”
狄仁杰道:“是啊,所以如意说让我保密,一旦被世家洞悉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阴谋,就会有可能提前引发民变。”
听到这些话,魏征赶紧对皇帝说道:“皇上,我们还是有机会的,现在就看跟时间赛跑了!”
皇帝也没想到会存在这样的转机,虽然可能机会渺茫,但作为一个好的将军,就不可能忽视掉每一个细小的转机,那个孩子,如意,她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会给自己带来惊喜吗?于是皇帝说道:“狄仁杰是吧,朕记住了,现在你就代朕口传谕旨给晋王,办法让他自己想,朕没有什么主意给他,最终目的就是让他千方百计给朕守好喽,支援的粮食不日就会到达,你还能骑上马跑回去吗?如果行的话,事后朕重重的赏你。”
狄仁杰重重的点头道:“皇上,小的可以的,我这就回去。”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跑了,内侍监已经在殿外安排了一匹好马,还有很长的路呢,还有如意和晋王在等着他,还有无数的灾民在等着他,马蹄声踏破了皇宫的安宁,踏破了长安城的喧闹,少年纵马跑近了黑暗,早就得到消息的城门官也是赶紧拉开了城门,看着少年离去。
只是在狄仁杰离去之后,皇帝并没有得到心静,现在知道了河道哪里决堤,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或许损失不可避免,但还是皇帝可以承受的。真正让皇帝难受的是太子的做法,临阵脱逃,甚至是为了摆脱关系,连书信都不敢写一封,太子的所作所为在他自己看来很是高明,但在皇帝和魏征等人看来简直就是耻辱啊,所以皇帝的心中一片茫然,这就是朕的太子?这就是朕的大唐的继任者,有时候皇帝真的想换掉他,可是这是自己和长孙皇后的孩子啊,他舍不得啊,他怕对不起长孙皇后啊!皇帝之前对魏王李泰好,一是喜欢这孩子的聪明,皇帝喜欢聪明人,比如说如意,二是想要用李泰来激励太子进步,却从来不曾给李泰希望,因为他害怕啊!害怕自己的命运落在太子和李泰身上!害怕玄武门之事重演!也害怕英年早逝的长孙皇后失望,死后也不得安宁,可是太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对不起皇帝的期待,甚至李泰的激励还有了反作用,让太子更加自暴自弃,诶,再英明的皇帝也搞不定自己的孩子啊。
想到这里皇帝不在软弱,冷声道:“传旨告诉太子,立马动身去跟晋王汇合主持民变事宜,不得延误!”内侍监听到以后赶忙开始准备。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有些着急,刚刚他还在庆幸太子不在民变的地区,这样至少保护了太子的安危,现在皇帝怎么又要把太子送过去?这不是把太子往火坑里推吗?
可是这何尝不是皇帝两难的抉择,到底该不该再把太子送过去?皇帝的选择是该,哪怕那个地方很危险,但皇帝还是会把太子送过去。
魏征拉住了想要说话的长孙无忌道:“太子过去的话,就算被世家所抓,也还有太子的威仪,但是如果被世家知道太子临阵脱逃,那就算以后太子继位,也会被世人看不起的,所以为了太子的名声,太子殿下不得不去。”
是啊,一个临阵脱逃的人怎么可能安稳的坐上皇位呢?不说世家不允许,就算是百姓也不愿意的,这就是哪怕皇帝知道危险,也强迫太子前往的原因,太子不敢做这样的决定,那皇上就帮他做!只是这样的帮,却伤了皇帝的心,就直接夜宿在了紫宸殿,直接导致了一个意外的发生。
之前我们说如意和徐慧因为整理皇上和长孙皇后的史录有功,被皇帝一起赏赐了五品的才人,徐慧得到了侍奉御前的机会,如意则是在东宫崇文馆行走,平日里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这样的时刻,皇帝因为太子的问题,蝗灾的问题,吐蕃高句丽犯边的问题,早已心力交瘁,这也是皇帝直接在紫宸殿休息的原因。
而徐慧呢?她平日里看到的是皇帝的英明神武、挥斥方遒,也看到了这些天皇帝夜以继日的忙碌,尤其是之前在整理长孙皇后时看到的皇帝年轻时的样子,她没有机会看到过去的皇帝,其实那都是她自己根据长孙记录的想象,她痴迷于皇帝和皇后的爱情,甚至自己的妆容衣着都在向长孙皇后学习而不自知,一个人的心理、衣着、妆容,气质对这个人的长相有没有什么影响?没有人能知道,只是在这个夜晚,李世民仿佛看到了过去的长孙皇后,然后他把长孙皇后抱上了床,依偎在长孙皇后身上诉说着自己的痛苦,这是长孙皇后活着的时候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皇帝不能忘记长孙皇后的原因,因为长孙皇后总是在为李世民疗伤,这就是长孙皇后的唯一性,不可被替代性,也是李世民宁愿皇后之位空着也不想别人沾染的原因,这就是爱情的双向包容性,只是在这一晚,天时地利人和,徐慧被皇帝在恍惚间当成了长孙皇后。
如果不是这样,没有人会有这样的机会,因为这的确是皇帝故意的安排,杨师道之前有过猜测,说是皇帝不会中意于后宫的任何人,因为皇帝最小的孩子新城公主之后再无子嗣,而新城公主的母亲就是长孙皇后,这样的猜测是合理的,因为事实的确是这样,只是生活总不可能没有意外,而徐慧就是这个意外。
那为什么这个人会是徐慧呢?之前并不是没有人这么做过,后宫多的是心思灵敏的人,有人模仿长孙皇后的妆容,有人模仿长孙皇后的模样,都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只有徐慧成功了,首先就是因为徐慧聪明,我们之前说过,徐慧是出了名的早慧儿,四岁识字八岁写诗,这是后续发展的根本,因为皇帝喜欢聪明人,旁人什么都可以模仿,但是假如你不够聪明的话,你甚至都不可能近皇帝的身,所以首先要聪明,其次,别人都是在模仿,而徐慧呢?她不是,徐慧小小年纪进宫,然后跟着如意在起居注馆整理长孙皇后的史录,并且沉醉其中,她并没有刻意的模仿谁,而是长孙皇后的记载成为了小小年纪的徐慧的人生观,如意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只不过他整理的是皇帝的记载,所以相当于皇帝的影响(前文说过,不在赘叙),所以徐慧不是在模仿,而是她本人就是循着长孙皇后的足迹在做这样的人,这样的转变随着时间会越来越明显,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这也是得益于徐慧的聪明,因为长孙皇后也是个聪明的女人,所以皇帝为什么喜欢聪明人呢?还是有迹可循的,别人总是因为不够聪明所以模仿不来长孙皇后,而徐慧足够聪明,她可以想明白别人不懂的很多东西,所以她就成为了长孙皇后,是的,在这一刻,徐慧仿佛长孙皇后附体,听着皇帝的呢喃,她很自然的抱着皇帝,就像过去的长孙皇后一样,在这一刻,徐慧忘了自己,成为了“记忆”里的长孙皇后,两个人的记忆,只是,人终究还是会做回自己的...(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