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分钟后沈辞就坐了回来,他端起杯子喝了口水,问道:“点好没?”
“没,”尹归说,“沈老师点吧,点什么吃什么,肯定都好吃。”
沈辞已经习惯了他这一套,笑道:“有忌口吗?”
尹归摇头,沈辞便对等在旁边的服务生说了几道菜,基本都是他尝过的招牌。
沈辞顿了顿,又问:“喝酒吗?”
“当然,”尹归说,“头一回和沈老师吃饭,没酒怎么行。”
沈辞:“车呢?”
尹归说:“叫代驾吧。”
沈辞笑了笑,又加了两杯波尔多,服务生仔细地记下来便离开了。
尹归问:“沈老师常来吗?”
“算是吧,”沈辞说,“这是家Bistrot,嗯,就是小餐馆,种类也不算多。像正式法餐会有前菜,汤,主食,甜品,Bistrot就比较偏向家庭风格。”
木门响了一声,是有新客人进来,但尹归背对着门,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他的世界里只有一个沈辞,而且很享受这种时刻。
炽烈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沈辞觉得嗓子有点紧。他开玩笑道:“尹老师会不会觉得Bistrot不够正式?”
“不会,”尹归说,“Bistrot更好,我很开心走进了你的生活。”
沈辞今年三十岁,他的过去没有自己任何痕迹。尹归想要补回来,想要知道什么样的经历雕琢出了眼前人,让他几乎目眩神迷。
主食还没上来,空气中浮动的暧昧像是前菜。
尹归说:“这家店名字很特别。”
“还真有一段故事,”沈辞笑了笑,“12号正好是老板妻子的生日,而且NO.12用法语念出来很好听,是Numéro douze。”
沈辞一讲法语尹归就触电。他说:“你念的好听。”
沈辞不是第一次这么被夸,但被尹归这么直白的夸还是会有种特别的情绪,不算害羞,也不算得意,但就是言语无法描述的特别,像烈日当空,走了许久,终于买到了喜欢的冰激凌,舔上第一口的感觉。
尹归见他不说话,又道:“真的,你和老板说话的时候,我都分不清哪个是巴黎native(本地人)。”
科班出身大多重视语音,纠音课相当严格。沈辞笑道:“过去大家还挺崇尚巴黎音的,就像不少学英语的人喜欢伦敦腔。但社会语言学其实有几个概念,嗯,variety是变体,speech community是言语社区,简单来说就是每个言语社区的人都有自己的变体,这代表了一种身份认同。很多人说听不懂印度英语,但其实印度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能说很纯正的伦敦音,为了彰显印度的身份会刻意把r发成l。”
沈辞讲到专业的东西和平常很不一样,有种沉浸感,仿佛在四周设下了一个磁场,踏入这个范围便会被深深吸引。
他不知道自己在发光,尹归想。
尹归一本正经道:“那如果我跟沈老师学法语,是不是我们会共用一种变体,处在同一个言语社区?”
然后有同一种身份认同,融入彼此的生命。
沈辞愣了愣又笑了,他明白尹归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尹归也跟着笑:“不过说真的,跟沈老师聊天我才意识到以前听到的一个笑话不是假话。”
沈辞洗耳恭听。尹归接道:“如果和博士吃饭,你只需要提出一个他专业内的问题,然后一桌子菜就都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