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从小看到大,谁也不敢相信当年那个活泼爱笑的小姑娘竟长成这般娴雅美人的模样。
当真是我见犹怜。
杨氏心中一叹,轻声问:“薇薇,这是又咳嗽了?”
“嗯,老毛病了。”江明薇亲自给伯母斟茶。
杨氏握着茶盏,神情怔忪:“也不知道你大伯在牢里怎么样了。伤筋动骨都得一百天,他腿上的伤还没好利索……”
江明薇温言宽慰:“吉人自有天相,大伯是清白的,一定会没事。”
“清白就一定会没事吗?”杨氏眼圈一红,泪水顺着腮边滑落,“你忘了当年的谢家?”
江明薇睫毛颤了颤,没有说话。
“薇薇,你去求一求那个人行不行?”杨氏放下茶盏,一把攥住侄女的手。
她越想越觉得此法甚妙:“听说他现在很有权势,做什么掌印太监,代替皇上批阅奏章。你和他有旧,何不去求求他?”
江明薇忽略手上的疼痛,委婉道:“大伯母,我爹昨天去求过他,连面都没能见到。”
两人虽未言明,但都知道“他”指的是谁。
“是啊,他是宦官,常在内廷中行走,哪是咱们想见就能见的?”杨氏缓缓松开手,眼中满是失望之色。突然,她似是想到什么,眼睛一亮,急急说道,“不对,你和你爹怎么能一样呢?薇薇,你爹见不到,不意味着你也见不到。你忘了?你还没出生,就和他定下婚约,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谁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最要好?”
江明薇长长的睫羽垂下,在白皙的脸颊上投覆下一小片阴影。
曾经很要好不假,可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江明薇出生前,江谢两家比邻而居,常有来往。
当时谢夫人怀孕数月,听说江明薇的母亲范氏有孕。两家老太爷一合计,干脆效仿古人,指腹为婚。
永昌十九年腊月,谢夫人生下一对双胞胎,长子名行,次子名止。次年二月,江明薇出生。
她刚一落地,谢家长子谢行就成了她的未婚夫。
两个孩子年纪相仿,性情投契,又知根知底,若一直这般下去,或许也能成一桩佳话。
可惜,永昌三十二年春,皇帝一天之内连杀二子,震惊朝野。此事牵涉极广,谢家也被牵扯进去,十六岁以上男丁斩首,十六岁以下男丁及女眷尽皆没为宫奴。
谢家上下十余口,除了自小寄居在鄂州道观的谢家二郎,全部遭难。
还不足十三岁的谢行被处以宫刑,充入内廷。
江家也在那次事件中触怒皇帝。传了三代的爵位被削夺,刚走上仕途的江志高重新变回白身。
江明薇还记得九年前最后一次见谢行的情形。
那是在谢家出事后,曾经芝兰玉树的少年脸色青白,形销骨立,双目中浑不见平素的飞扬神采。他递给她一封退婚书,要她珍重。
自此两人再未见过面。
这些年,江明薇从各种渠道听到过他的消息。
听说他入宫后,最初在御马监当值,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后来不知怎么,竟意外得了皇帝青眼,被赐名“谢廷安”,一路扶摇直上,权倾朝野。近年来,皇帝沉迷求仙问道,不太过问政事。谢廷安作为四司八局十二监之首,有代帝批红之权。连诸皇子都对他甚是忌惮。
早年人们说起他时,多是可怜可叹。近几年再提及他,更多是憎恶恐惧了。
有时候,江明薇都不禁怀疑,他们口中那个心狠手辣的宦官和她认识的谢行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不过这些,和江明薇的关系不大。
她自十七岁上又与温家三郎订亲后,就有意无意地忽略谢廷安的讯息。
人要向前看。对他们而言,彼此都已是陌路人,实在不该过多关注。
“薇薇,你大伯一向待你不薄,你忍心看着他在狱中等死吗?你忍心江家上下全部遭难吗?”杨氏激动之下,不自觉提高了声音。
“我当然不忍心,只是……”
“只是什么?没有只是。我听说那个人在清和巷有处别院。你陪我去走一遭怎么样?行与不行,总要试一试。”杨氏满脸恳切之色。
望着平日里待自己慈爱和善的大伯母,江明薇说不出拒绝的话。她轻轻点一点头:“好,我尽力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