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身世(合一)(1 / 2)

事情传到宫里,建明帝勃然大怒。</p>

宋府寿宴,竟然被歧王余孽混入府中行刺宋老夫人,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建明帝如何不怒。</p>

“查!给朕查这些人是如何混进京都的!”</p>

歧王余孽竟敢在天子脚下为非作歹,传出去岂不令天下人耻笑他大梁!</p>

温凉拱手上前,“陛下,宋府中的刺客并非只有歧王余孽一行人。</p>

那些黑衣刺客乃是我大梁中人,臣怀疑京都有人与歧王余孽里应外合。”</p>

英国公冷笑一声,“京中出了如此纰漏,五城兵马司难辞其罪,温指挥使此番言论有逃避责任之嫌。”</p>

“五城兵马司负责的是京中各街安定,歧王余孽入宋府行刺乃是因城门领守卫不严,才使得贼人混入其中。”温凉反唇相讥。</p>

京中城门领正是英国公世子,他一听温凉将责任推给他,忙道:“陛下明察,臣任城门领以来从来出现过任何纰漏,所有进入京都的人都经过严格的盘查。</p>

若无入京文牒,任何人都无法进入京都,所以绝对不会有刺客混入其中。”</p>

“陛下,臣相信蒋校尉行事严谨,绝不会犯此错误,是以臣才怀疑此事有京中人接应,否则燕人又如何无故出现在京中,还望陛下严查。”</p>

温凉轻轻淡淡两句话,便将事情重新绕了回去。</p>

英国公世子顿时一哽,这臭小子竟然利用他!</p>

察觉到英国公不悦的视线,英国公世子忙俯身退入人群。</p>

建明帝冷冷扫了英国公一眼,抬眸对温凉道:“温凉,朕便将此事交由你调查。</p>

京中所有衙门皆暂由你调派,若有谁敢拒不配合,朕必定重罚!”</p>

“臣接旨。”</p>

看着温凉云淡风轻的模样,英国公世子恨得咬牙切齿。</p>

这样一来他们城门领岂不是都要听温凉的派遣了?</p>

温凉狡诈阴险,必须严防才是。</p>

众人各有所思,忽有一名御史躬身走上前来,“陛下,臣有本启奏!”</p>

建明帝一看他那副样子就想将他一脚踹开,什么忙都帮不上,还敢出来捣乱,当初究竟是谁设立的御史一职,真特么烦人!</p>

“说!”</p>

建明帝不耐烦的怒斥一声,御史打了一个激灵,却还是不怕死的将自己的弹劾折子洋洋洒洒念了出来。</p>

结果建明帝听了之后脸色越来越臭,凌厉的目光若能化为刀子定然已经将面前的御史凌迟了一遍又一遍。</p>

“陛下,因宋府寿宴使得众多公子小姐受伤,甚是还有人殒命当场,其中不乏青年才俊。</p>

这些青年才俊将是我大梁未来的栋梁之才,却折损在一个寿宴之上。</p>

臣以为,宋府应为此事负责!”</p>

御史言辞激昂,有些大臣暗暗点头,表示赞同。</p>

特别是那些儿女受伤遇害的大臣,更是对宋府满心怨怼。</p>

若非因为宋府寿宴,他们又怎么会白发人送黑发人。</p>

“那你觉得朕如何处置才好?”建明帝收敛了脸上的怒意,神情平静无波,唯有一双眸子深邃而危险。</p>

“陛下,歧王余孽入京行刺,北境军有失察之过。</p>

宋府护卫不利,乃失责之过。</p>

臣以为虎威将军和宋老尚书皆要为此事负责!”</p>

建明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宋赫坐镇北境,竟让歧王余孽入京,真是无用无能。</p>

朕这便撤了他北境军统帅一职,由爱卿接任如何?”</p>

这御史一开始见建明帝认可了他的意见还挺高兴,可越听越不对劲,当听到建明帝让他接管北境军的时候更是吓得险些没跪在地上。</p>

“陛下,在其位谋其政,臣是文官,如何能接管北境军……”</p>

“所以,你所为的“政”便是攀咬我大梁重臣?”</p>

御史咽了咽口水,见建明帝似动了真怒,反是一咬牙豁出去了,“陛下,您因为珍妃娘娘而厚待宋府,这本无可厚非。</p>

可陛下若是因此而徇私偏袒,恐会伤了其他大臣的心……”</p>

“你给朕闭嘴!”建明帝拍案而起,冷峻的面容上一片阴森。</p>

那双幽黑冷冽的眸中卷起翻涌的杀意,似乎不杀了此人便难解他心头之恨。</p>

英国公冷眼看着,嘴角轻扬。</p>

陛下最听不得别人提及珍妃,今日这朝堂之上恐怕要见血了。</p>

不过事情闹大才好,最好让全天下人都知道陛下对宋府的偏袒。</p>

届时他们只需轻轻一推,众口铄金,便可将宋府推向风口浪尖。</p>

温凉见建明帝眸色泛红,正欲开口,却只见顾二老爷走上前来,敛衽行礼,恭敬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p>

建明帝冷眼望着他,眼中杀气未减。</p>

顾二老爷也不等建明帝应声,便对身边的御史拱手行了一礼,“御史大人,我有一事不明,还烦请您为我解释一二。”</p>

“什么事?”御史没好气的道。</p>

这种靠着女婿爬上来的人,最是为人不齿!</p>

“我想问一问御史大人,宋府寿宴上的刺客是何等身份?”</p>

御史一愣,莫名奇妙的道:“说了多少遍是歧王余孽所为,你是耳背还是心不在焉?”</p>

面对他的指责,顾二老爷并未放在心上,只更加困惑的道:“可歧王余孽为何要行刺宋老夫人呢?”</p>

“宋老夫人是北境军前任统帅,歧王余孽自是恨她!”</p>

“为何恨她?”顾二老爷仿佛成了好奇宝宝,问题一个接着一个。</p>

英国公眯了眯眼睛,认真的打量了一下顾二老爷。</p>

御史被他搅得实在厌烦,不耐烦的道:“当年是宋老夫人率领北境军攻破北燕都城,使得祁王弃城而逃,这才丢了王位,歧王自然对宋老夫人恨之入骨。”</p>

顾二老爷牵唇一笑,语气幽幽,“原来大人也知晓当年之事啊。”</p>

“你这是什么意思?”</p>

顾二老爷收敛了嘴角笑意,将脊背挺得笔直。</p>

“宋老夫人在寿宴上被歧王余孽行刺,是因为她乃是北境军统帅!</p>

如果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女子,那她就不必在芳华之年征战沙场,在其他女孩子穿着罗裙捕蝶时,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p>

她可以像所有女子一样在父母的宠爱下度过自己的豆蔻年华,直至及笄嫁人,直到老去在家中含饴弄孙,颐养天年。</p>

我相信,若宋老夫人当初做如此选择,她定然不会被北燕记恨,不会在寿宴上被人行刺,更不会被一群受她庇佑之人戳她的脊梁骨!”</p>

顾二老爷的声调越来越高,众人则是越来越沉默。</p>

那些对宋府心怀怨怼之人,现在只觉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p>

“宋老夫人征战沙场多年,其父薛大将军更是战死沙场,试问,宋老夫人该不该恨!</p>

虎威将军自幼从军,母子两人聚少离多,试问,宋老夫人该不该恨!</p>

她为了大梁险些被贼人刺杀,而你却逼迫宋老夫人为此事负责。</p>

你的良心何在?你可还知晓羞耻二字如何来写!”</p>

御史被顾二老爷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脸上像被他抽了几个巴掌般,火辣辣的疼。</p>

顾二老爷深吸了一口气,面露伤感,他对着建明帝俯首一礼,悲切道:“陛下,我大梁有幸,却又不幸啊!”</p>

建明帝已经恢复了理智,他坐了起来,面色无波的问道:“你此言何意?”</p>

顾二老爷环视众人,沉声道:“幸,是因总有无畏的强者在保护着它,不幸,是因为,这些强者总被那些最卑劣的人伤的很深。”</p>

每当遇到危机,总会有大义之人挺身而出,而在危机退去,这些强者转而却又会被那些无能的弱者分食殆尽。</p>

强者如龙,弱者如蚁,即便是巨龙也会被那些虫蚁啃咬的伤痕累累,直至死去。</p>

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宋老尚书偷偷拭去眼角的泪,向顾二老爷投以感激的目光。</p>

终于有人肯为阿韶说一句公道话了!</p>

这些话宋府中人说不得,因为说了便成了以功要挟,便成了别有居心。</p>

他们可以在战场上拼死,却不能在嘴上说一句危险,只要说了就变成了矫情。</p>

会有人说他们享受朝廷俸禄,就该为大梁卖命。</p>

他只想问候他们全家!</p>

若为钱财他们何不经商,若为权力,文职岂不安然。</p>

若非为了心中的信念,他和阿韶又岂会愿意让赫儿征战。</p>

每一次分别都做好了最后一次相见的准备,这些人子孙环绕,享天人之乐,又有谁看得到他和阿韶的痛苦。</p>

刑部尚书几个老臣也忍不住抬手拭泪,当年的事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他们对宋老夫人都是打从心里敬重。</p>

“陛下,宋老夫人险些遇刺,臣觉得不但不该罚,反应重赏为老夫人压惊,好宽慰我大梁数十万将士之心。”</p>

“臣附议!”</p>

“臣附议!”</p>

刑部尚书起了个头,立刻有众臣附议。</p>

建明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顾二老爷的眸中更多了许多赏识。</p>

这个顾明哲,真是不错。</p>

建明帝看了一眼头埋得像个鹌鹑似的御史,开口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件事你虽做的不对,但也不必太过自责。”</p>

御史闻言心口一松,正想感叹陛下是个明君,却听建明帝又道:“你能有这般想法,皆是因为你没有设身处地为将士着想。</p>

朕会给虎威将军书信一封,你便去北境军任个文职吧,全当体验一番边境将士的生活。朕相信,待你回来后,定会大有长进。”</p>

御史双腿一软,连忙跪地求饶,“陛下,臣知道错了,陛下饶命啊!”</p>

建明帝脸色一沉,冷冷道:“朕不过让你去北境军历练,如何就是要你的命了!</p>

动不动就下跪,毫无风骨可言,的确该去军中历练!”</p>

建明帝一挥手,便立刻有侍卫进殿将这名御史拖走。</p>

顾二老爷悄无声息的退下,英国公却饶有兴致的打量他。</p>

兵不血刃,这个顾明哲有点意思。</p>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p>

建明帝扫了英国公一眼,冷冷道:“奏!”</p>

“陛下,若歧王未死,必定会在北燕境内集结势力。</p>

可北燕王却无任何消息来报,老臣不得不怀疑北燕王有坐收渔翁之利的意图。”</p>

众人纷纷颔首,觉得英国公所言有理。</p>

这些年来北燕虽臣服大梁,可燕人的好战是刻在骨子里的。</p>

无论是歧王还是大梁,都是北燕王的心腹大患,也许这北燕王就是想要坐山观虎斗。</p>

“所以老臣觉得此事应让北燕王给大梁,给宋老夫人一个交代,也好一探北燕王的用心。”</p>

一众老臣的目光都瞬间变得暧昧起来,忍不住在英国公和宋老尚书身上游走。</p>

当年这两人为了追求宋老夫人可谓是斗得昏天暗地。</p>

他们都以为宋老夫人会选择英国公,毕竟不管家世还是才能,英国公都要优秀许多。</p>

可谁都没想到最后的赢家竟是整日只知笑呵呵,无甚城府的宋老尚书。</p>

年轻人多气盛,当年宋老夫人大婚,若非有随行的北境军守护宋府,怕是英国公真会率人将宋府砸了。</p>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英国公竟还想着为宋老夫人讨公道,真是执着又长情啊!</p>

宋老尚书小白眼一翻,不屑挑眉。</p>

就算你再怎么惦记也晚了,他们两连孙子都有了,再过两年都能有重孙子了!</p>

建明帝虽时刻提防英国公,但也觉得他此言颇有道理。</p>

大梁四周不仅有北燕还有南疆等国,若是它们觉得大梁软弱可欺,岂不是谁都要上来踩一脚。</p>

建明帝几经思虑,最后决定让众国派使臣前来朝贺今年的万寿宴,也好借此机会敲打这些不安稳的家伙。</p>

早朝散去,顾二老爷正准备与顾大老爷几人离开,温凉突然走到他身边。</p>

顾二老爷抬眸扫他一眼,青年姿华清俊,如月赛霜,真是生的一副好皮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