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前汉字里都没有一些笔画,她就参考认字书上的一些大概的粗细描画判断。
她只是觉得自己在教毛笔字的时候实在很需要一个黑板这样的东西,这样才能把轻重运笔会带来的线条粗细变化清清楚楚展示给几个孩子看。
现在她只能先把笔画字卡写给他们对照,然后反复一个个教着怎么感受线条粗细和下笔力度的关系。
起笔、转折、收笔,怎么避免写字时停停顿顿、反复描画,直接做到一气呵成?
怎么在提顿间带出笔锋,让字写得更好看?
怎么把握运笔方向,写出更舒展自然、不歪斜的字?
问题很多,她自己要学要练的也很多,只得更加耐住性子慢慢教。
毛笔字就是个急不来的事,不能怕错,要反复多练习,不断总结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担心几个孩子有压力,她不提什么要求,也不说哪里写得不好,只在他们写得不错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表扬。
因为跟自己的范例字卡到底像不像,有几分像,她只要拿到他们写的字旁边一对比,他们自己同样有眼睛,也能看出来。
如果每回都特意强调,他们肯定会很有挫败感。
刚接触还是让他们轻松一点比较好。
而且突然从写鸡毛笔转到写毛笔,能好好拿住一二十分钟不松手就都挺厉害了。
好在这里的字一般读横不读竖,从左到右的写字习惯不用改,也没那么容易蹭脏衣服。
她给几个孩子轮流教了几遍横竖点的要领,就指着这三个笔画让他们自个儿慢慢写着练着。
转头跟小小孩再次表明鸡毛是两个手指拿笔,毛笔是三个手指拿笔的最大区别。
这个概念一被小小孩接受了,他之后拿的时候就都会提前确认下自己的手指头用了几个,错了自己就会纠正好,而不再一味被手部的肌肉记忆操控。
孟氏看女娃一过来,三两下就把自己老大难的问题给解决好了,更加坚信对方“女先生”这个身份不是糊弄人的。
不然怎么自己教好久都没教好的事,她一下子就能给喜娃子掰正了呢?
这就是先生的本事。
同样的事情,他们就是有一般人想不到的好方法。
要不是她做不得英子的主,都恨不得直接让喜娃子来拜个师得了。
毕竟就徐家现今表现的这个样子,想让他们以后送喜娃子上学堂,估计难于登天。
若是喜娃子跟女娃有一层师徒关系,不说女娃会教喜娃更多的东西,就是以后真要走哪去了,有这层关系在,他们说不好还能通上信。
天大地大的,要是这娃子天南地北地跑,真没个归处,可怎么是好?
这娃子是个薄脸皮,又不肯占人丁点便宜的,这要在外面遇上点难处,无牵无挂的话,怕都得自己苦捱过去都不会吭声。
这要是真有一层挂碍了,她就能正当正分地把这娃子喊回来。
冯时夏没想到老人已经为她考虑得这么深了,她同样手把手教了喜娃子三个笔画的大概写法后,就回灶间继续忙活蘑菇和午饭的事了。
这次小胖墩带来的泥鳅多,可得处理好一会儿。
刚刚用盐水泡上了,等会还得麻烦老人帮着给摔晕了才好动手。
她这个对食材都怕前怕后的毛病啊,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改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