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想有所作为,但大部分人因为懒,一天天虚度过去,最后一世无成。人生最大的弊端就是懒和找不到奋斗的目标!
百里奚显然是个不懒的人,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五张黑羊皮换回来的70多岁的老头,秦穆公很重视。一回来就释放他,免除奴隶的身份,同他讨论国家大事。但是,百里奚不想轻易的说,因为轻易出口的都不被人重视。大道理谁都懂,主要是看到关键点,一针见血解决问题。于是,百里奚推辞说自己是亡国之臣,没有什么可问的。言下之意,自己的国家都保不往,自己能有什么本事。自己要办的事情总是要触及别人的利益,一定会有人会拿这件事做文章。不是自己能不能做,而是值不值得做。高手就是高争取,一出手就把潜在的危险消除了。
秦穆公也知道,人才难用。如果不解决后顾之忧,人才不会在危险的境地为你卖命。于是,两个聪明人心照不宣,双方做了一笔交易。秦穆公不厌其烦,再三向百里奚请教,摆出一付谦虚的样子。就是公开宣布,我很尊重百里奚,你们更应该尊重他,不能因为五张羊皮就看不起。这是让大家都知道很尊重百里奚。还给了百里奚一个大大的台阶,虞国灭亡不仅不是百里奚的错,相反恰恰是因为没有听百里奚的话!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双方都是聪明人。
障碍没了,两人一连促膝畅谈三天,可见百里奚肚子里的确有货。秦穆公很高兴,得了一个人才。人才是什么?一个是水平比自己高,能够帮助自己。一个是和自己的观念一致,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想法。百里奚两者兼有。秦穆公就想把国家大事交给百里奚打理。注意,百里奚的职务是五羖大夫。官不小,能够做事,但可以随时拿掉,是五张黑羊皮大夫。这也是告诉百里奚,不要因为我尊重你,你就忘乎所以,你是我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大夫,大夫随时可以等于五张羊皮。
百里奚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是讲出身的,自己就是一个高级打工仔,不会在秦赢得一份产业,过好自己的余生就足够了。百里奚年龄大了,得留下一个退路。这个退路就是再拉进一个人来,条件是和自己关系不错,年轻有为能够被认可。于是推荐了有为的蹇叔,可惜不年轻。不思进,先思退,高手的世界一般人永远不懂,因为他知道富贵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一切都是虚幻。
蹇叔,一听名字就知道岁数不小了,人家百里奚不是为自己铺后路,而是真正的举荐人才。
百里奚把蹇叔吹得很厉害,自己甘拜下风。说这个人很能干但大家不知道,从前我在虞国的时候,一直困顿,后来想给宋国打工,也一直没有成功,不得已靠讨饭过日子,幸亏蹇叔收留了我。当时我想投身齐国,给齐国无知国君打工,蹇叔劝阻了我,认为有才干的人在危险境地比普通人更危险。因为无知是弑君自立,名不正言不顺,必有后患,和他一块共事不智,抛弃他不义,不如不去。后来,齐国内乱,无知被杀,我因没有涉身其中,得以保全。齐国大国混不了,就想去当时最有名的周王子颓手底下打工。子颓喜欢牛,我就用养牛来靠近他,正当关系处得很好,准备重用我的时候,又是蹇叔劝阻了我,说如果不走早晚会有杀身之祸。王子颓志大才疏,重用的都是态度卑贱和讨好的人,没有志士,不能成事。所以也没有继续,王子颓被杀的时候,自己也得以保全。后来实在是因为贫穷,没有办法,毕竟这么大年龄了还要拉家扯口过日子,不得已只好给一个老板虞君去打工。再坏也是自己的国家,听不听,起码混口饭吃。蹇叔又说虞君无远见,必生祸端,还是早抽身为好。可我贪图荣华富贵,舍不得走,结果成了五张黑羊皮奴隶。听蹇叔两次,均躲避灾难,没有听他的这一次,不可避免获罪。由此可见蹇叔的本事。
其实,蹇叔是一个生活单纯而悠闲的人,远离庙堂,享受自己的人生,并不因为贫贱而悲伤。他又是一个志趣高远而隐忍得人,做事从来都不咄咄逼人、锋芒毕露,但是处理起事情来却是滴水不漏,有板有眼,不强求,不推卸,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蹇叔的水平历史上显然没有更多的记载。如果比百里奚水平高,不应该默默无闻。最大的可能是百里奚不忘本,一旦富贵就报答当年帮助过自己的人。也说明蹇叔的确是水平高,但身逢乱世,独善其身,不能发挥就不如悄悄地过自己的生活,隐士一般的人物。不管是为了蹇叔,还是为了百里奚,聪明的秦穆公派人用贵重的礼物把蹇叔请过来,并授以上大夫的高位。从后来百里奚称相,做出一番事业来看,百里奚的确有两把刷子,只不过几乎一生没有际遇,蹉跎岁月。人,重要的是平台,是能够展现自己才能的一个条件。不是创造平台的都是能人,能把平台做大的也是能人。只要肯干能干,终会有一定的成绩。中国的志士总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总是有一股子傲劲,不强求,但绝不放弃责任。富贵,人人喜欢,但为了富贵丢掉尊严,做不到。因此,历史上多了很多成功的小人,因为志士知道却做不出来,小人能做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说,历史也是小人成就的,因为他们的位置更重要。
我们来看看蹇叔的理论,的确是高人,比百里奚的确是高明,只是不显其名。蹇叔到了秦国,秦穆公自然要请吃顿饭,聊聊天。聊天不是家长里短,而是理想人生。君主的理想人生就是称霸。蹇叔喝着酒,吃着菜,手拿筷子,娓娓道来,想法的确高人一筹。一是筑基。秦国的基础比较薄弱,出身低,缺乏本钱,只有先把大家都看不起的西戎拿在手里才行。治理西戎,没有武力不行,仅有武力也不行。因为我们要的是大本营,不是单纯的地盘。要把西戎彻底和秦国融为一体,就需要教导西戎的百姓,知晓法律,树立正气,同等对待,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一家人。二是战略。稳固西戎,养兵蓄锐,静待时变。因为东方霸主齐桓公已经年将七十,总有去世的那一天,此消彼长,就是秦国的机会。在蹇叔的眼里,东方的齐国是一个劲敌,只要他们没有进取之心,就不会构成威胁。三是战术。秦国是半路出家的,资历比较浅,老牌的诸侯国都瞧不起自己,称霸天下,必须要让大家都信服自己。首先要做的不是武力,而是信义。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
至理名言,秦穆公哪里是五张羊皮换了一个大夫,而是换了两个相国。蹇叔的话放到今天都是可用的,因为这是历史的经验和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