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战争,都是一场生离死别。
清平关之战过去,不到一两日的时间。
战后的统计,也总算是出来。
今次大宋一方,参战之部,主要是曹琮从开封沿路带过来的新兵,合计伤亡人数将近万人。
此战,歼灭西夏军之部,合计四千七百之众,含北关刘平部之战中人数,最终还是有数百西夏军逃走。
纵观,清平关整个战场上的伤亡,可以说宋军之伤亡比重最大。
要知道,这次曹琮所率之部,总人数才不过一万八千人。原因主要在于,宋军本身处于攻关一方,带有战场上的劣势。
从侧面看,为了拿下清平关,可想而知,大宋一方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还仅仅是夺回清平关一地的战场。
过去几十年来,西夏于西北之所,时不时同大宋展开这样拉锯之战。可想而知,有多少家庭,失去了儿子,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兄弟……
夏敬阵亡了。
这个在西北战场上,待过数年之久,即数月之前,难得回乡一次,便重上战场的老卒,最终还是死在了他最熟悉的战场之上。
或者,这就是兵士的归宿。
刘平与狄青,带着剩余之部,打扫战场之时,是在云梯下方找到老夏的。
便是身死,老夏也还保持着向上攀爬的姿势,只是其腹部中箭。一箭直接穿了过去,足见在中箭那一刻,老夏也当知道自己没救了。
足见其之当时有多么的绝望。
就是这样的绝望之下,鲜血或是染满了云梯,他依然没有放弃攀登。
他需要胜利,宋军需要胜利,大宋同样需要胜利!
可当胜利到来时,包括夏敬在内的很多兵士都看不到。
“战争从来就是这么残酷,当你身处大宋同西夏军交战的战场上时,为了保护宋人和宋土而战时,你我,或者没有人知道,明天是生是死。有经验的宋军,于很多时候,都将战场上的每一天,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去活着。”
在同部将们,一同收拾战死的宋军兵士遗体,以行掩埋之时,那个爱将故事的老夏,当日的一些话语,重上人的心头。
“大宋终究会胜利的!我们也一定会胜利的!”
孙卫渐渐褪去了初来战场上的青涩,不算上次的兴平城之战,即是眼下刚刚结束的清平关之战,这个年轻的宋军兵士,就诛杀敌人十余人,借此中战功,统领百人之队,再无人有意义。
实际上,借此中战功,即是军职往上提一提,都有可能。
但包括孙卫在内的很多顺宁营兵士都没有离开,在接受那群从西夏军中解救出来的宋军兵士后,整个顺宁营,重新恢复了战前的人数。
不过,很多旧的熟悉的面孔,永远的消失了。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就是这些陌生的面孔,在下一次的战争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活下来,没有人知道。
而在顺利接受清平关后,作为主战主将的曹琮,随之将战功等诸事,开始层层上报。
等枢密院和政事堂的批复与奖励,也不知道会等到什么时候。
但于宋军之内,这等繁杂的步骤,外加各方于战功和奖励的克扣,是常有之事。
只要是在边关作战的老卒,实际都能明白其中猫腻。
遂于战后,尽管获得了胜利,在胜利的喜悦之后,大家也都沉静了下来。便是所谓的喜悦,很多人于内心深处,也不是因为自己杀了多少敌人,清平关顺利拿下,而感到喜悦,而是为自己能在此战中活下来而感觉到喜悦。
重整后的顺宁营,也同时刻,开始了训练。
用刘平于兵士说的那般,平日间多些训练,那么在战事来临之时,就会多些伤亡。
而前番,本部人马之所以能获得胜利,于兵士们完成训练,相互配合不无关系。
关于这一点,于本部人马之内部,也多有感受。
且好消息是,刘平和狄青之部,因前番之战中的卓越表现,为曹琮亲自表扬后,被安排到了清平关南关一侧驻守。
此地少有西夏军偷袭的可能,加上驻守之所,山势较为缓,正好可以用来训练。
在训练之法上,因有不少中途加入的新面孔,刘平和狄青商议后,决心采用“老卒带新卒”之办法,让当下归于顺宁营的所有兵士,都能熟悉好,应用好其中训练技巧。
自然,站行之队列,这等日常训练内容,每日都没有拉下。
但看顺宁营训练下来的效果,便是看不懂训练内涵之旁观兵士,也发现了其中不简单。
整齐,有法,更是令行禁止。
这等状态,这等士气。
若是旁人初见,以之为禁军,都有人相信。
在此期间,顺宁营为上千兵士,每部每屯人马之中,相互排成高低个,亦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发现顺宁营以可见速度的改变好,如主将曹琮,便是在此引起了其人之关注。还曾将刘平叫去,当面问询了训练之策法,打算在其余之部推行。
于此中之下,顺宁营很快成为了清平关宋军中的焦点。
就在清平关战后十多日,曹琮由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其人直接将前番战损眼中,即是部中校尉也有阵亡的两部人马,直接并入到了顺宁营之内。
这一下子,整个顺宁营的兵士人数,也从补充后的一千一百人,一下子增长到了两千余人。
宋军当下之编制,以队为基础单位,半都为一屯五十人,一都为百人,五都为一营之人。
正式军官,以为军都指挥使等军吏。
如一都之内,以都头为主。营以为指挥使,狄青之前就是营指挥使,刘平以为副手。
五个营以为一军,辖有两千五百人之多。
十个军为一厢,如曹琮本就是厢指挥使。但于实际上,一厢之军,很少有到达两万五千之中的,大部分连一万人都没有。便是一营的兵力,也多以三百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