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需要重建,灾民需要安抚,偏生这一场连着一月的大雨,几乎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囊括了整个大历的国土。即便是连年干旱,少有雨水的西北,今年也因为几场大雨引得万民欢呼。自然,在少雨之地的确算得甘霖,但是荒漠又怎会因为多了几场雨水,贫瘠的土地就能随即便肥沃了呢!
终归只是给人们带去一时的乐,却不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然而,甚至连许多年都难见一滴雨水的荒漠,都能见到几场大雨,整个国家的灾情也就可想而知。其实并不只是川渝,黄河长江沿岸无一不是重灾区,处处可闻悲恸之声。不过是沿岸的居民,应对惯了汛情,汛期都各自做了准备,且又多是富庶之地,才能将损失降到了最小,这才使得川渝罕见的变成了受灾最为严重之处。
毕竟川蜀地势实在闭塞,且又不如别处经验丰富,川内各地地势人口又极其复杂,是以消息一出便将那个本该是天府之国的锦城推到了风口浪尖之处。自然而然,所有的计划所有的资源都得紧着巴蜀之地,而旁处也不能不顾。毕竟所有的灾难轻重程度,都只是相对而言,受了灾便已是不幸,朝廷不能不管。
而若是全都要管,那么多的灾民,那样大的缺口,便纵是将整个国库贴补进去,先不论能不能这样做,即便如此也多有不足。更不要说如此情景,势必之后的事儿还源源不断。尤其是入冬过后,这些受灾连居所都没了的幸存者便不说了,连带着整个大历除了江南山东一带的百姓,日子都怕是难过。甚至于江南山东这些本就富庶的百姓也要勒紧了裤袋过日子了,因为正值秋收的季节大雨连月,今年的粮食势必减产,甚至都不能准确估量少了几成。
如此一来,能够预想得到,即便国库底子丰厚,这银钱也不能乱用。毕竟迫在眉睫的灾情,使得今冬明春都有可以预见的开仓放粮的行为。是以,宁漾此行高调且张扬,名为扬名实际也为扬名,只不过各自的目的不同。宁漾内心并不是真心那般看重声名之人,只是也明白此名远扬,整个大历手有余钱的大户人家,却是坐不住了。
虽然宁漾乃是宗室小辈儿,但是赶在朝廷之前便将各类物资准备妥当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的行为,却是叫大历那些一早便瞧出了商机的许多趁机屯粮的精明强干之人,不得不主动开仓。如此一来,有了富户的自发捐赠,银钱也好粮食也好,自然而然能够快速解除各地燃眉之急不说,也杜绝了趁机哄抬物价酿成更多更大隐患的可能。
如此一来,朝廷不必大出血,百姓也能得到最大的帮助,即便是未曾受到大灾,但因为大雨烂在了地里因为粮食歉收而忧心忡忡的百姓们,心头也随之松了口气。毕竟这一回,朝廷预备连同整个大历的富商并所有高门大户,以褒奖之名迫他们大出血让利于民。如此一来,到最后真正受益的只有朝廷与百姓。但是细细算来,最大的赢家还是朝廷。
毕竟光只是宁漾此行,明明还有阮氏的阮様,但是就像是不存在一般,倒像是被人刻意抹除了痕迹。若说一开始陆家人还是不住的担忧,毕竟陆家所有的孩子,如今就只剩下一个阿九尚在帝京之中,见天儿的忙活着的,也是赈灾相关之事。是以,见到风向如此,随之便也放下了心。
只有底层的地基牢固,整座大厦才能稳固。大历这座建筑,或许一开始是凭着士族的扶持而起,连带着庶族之中诸如许陆这样的寒门清流,也是因为士族而起。但是如今,虽然大多数人尚且看不间这隐形的征兆,但是聪明人早已经看出了朝廷或者说,皇室的野心。看出来了这些东西的人,背地里势必会有无数次的博弈,最后的走向如何,谁也不知。
但是各自的立场不同,对最终结果的期许也就不同。各有各的立场,各自也有各自的利益。自然这一切都是深而大且隐秘之事,寻常人触不到也无从参与,甚至于即便是发生了惊天的逆转,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是以,还是眼前的问题,最为要紧。能够解除迫在眉睫的艰险的,才是百姓们的心之所向。
而这一回,为生民立命的,乃是金陵广阳郡王府的昌宁郡主,一时间,昌宁郡主之名传遍整个大历。人人称颂,赞不绝口。这一切,当事人并不知晓,而身在帝京后方的阿九,也一样不知。尽管处在一个最是消息流通,各类小道消息自由传播的帝京,但是阿九这些日子却是因为各类物资不断地出入而忙昏了头。
原本只是按部就兵的举动,也因为昌宁郡主美名远扬了之后,关西仓库的问题也日益严峻。阿九此刻人就在关西仓库,身边的人来来去去从未断过。前方的供给与库存的多少,都要时刻掌握。尤其是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捐赠,随之而来的关西仓库的位置也暴露人前,安全问题也不得不多加考虑。
阿九自问自己从未处理过这样多这样杂的事务,的确便如宁漾说的那般,不难。但是,阿九看着桃林与白术一前一后小跑着进来的身影,太阳穴便开始突突地疼。这些天不知因何缘由,许多百姓都开始前往关西仓库,想要为救灾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一开始阿九惊愕之余,心底还是高兴的,便也忽略了宁漾刻意隐秘起来的关西仓库何以被寻常百姓得知还要捐钱捐物的异样之感。当即便点了头,并叫了身边的白术与广阳郡王府的人互为监督记录收取这些来自百姓的善意。
是以,此刻看着白术的身影,阿九心中暗道不好。本来人手就有些不足,偏偏每一日还有许多节外生枝却又不能不裁决的事儿发生,着实是叫阿九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