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远嫁大历,之后一切都是比照着大历闺阁女儿的教育教导着当年尚且年幼的小丫头。毕竟是来自草原,将掠夺氪金了骨血的民族的公主,又是嫁与当朝太子为正妃,如无意外,将来的继承人在血脉之上便已经沾染了异国之血,自然便也只能从教育之上着手。只要心是大历心,便足够。
更何况,虽然迎娶八岁公主为正妃即便是在二十年前也堪称荒谬,但是年纪小确实也有年纪小的好处。毕竟才八岁,还是幼女,即便大婚,却是不能圆房的。如此一来,东宫后院之中诸多女子,便也有了机会。即便彼时的正当年的东宫太子,后院之中除了自幼的侍女之外,再无旁人。
但是没有也可以有,后院无人只要他想,或者说只要皇室想,随时都能填满空缺。毕竟,娶了外族女子为正妻,即便是寻常人家,也会格外慎重。毕竟将来家族的继承人,血脉不正,难免会有外心。而宁泽身为太子,国之储君,他的正妃便是将来的皇后,万民之母。若是她的孩子生了外心,背后可是草原的蛮族。
当年的熙帝做出东宫迎娶匈奴汗国公主的决定,可谓是物议沸腾。莫说是朝臣,便是世家也是公然呛声,民间的呼声自然也不必再多说些什么。当年不比如今,隐隐已经有了些万国来朝的雏形。当年的形势极其严峻,尤其是北部边境一带的百姓,多年以来深受匈奴汗国的侵袭,心中更是愤怒。毕竟自己国家的皇储将要迎娶敌国公主,那是好战的蛮族,多少大历男儿死于同他们的战事之中,只有北境边民最为清楚。
毕竟北境诸城,曾经一度只剩下了老弱妇孺,青壮年男子尽数奔赴战场,投入到了保家卫国的行列之中。古来征战便没有悉数归家的道理,但是那几年却是格外的惨烈。以致于彼时还是少女的昫阳公主,都在愤而挥笔,留下了“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般惨烈的诗句,只为劝解兄长能够顾念一番那些痛不欲生的人们。
但是兄妹俩即便年纪差了许多,却也有些无话不谈的意味了。因为昫阳公主自幼就表现出了超越了年纪的成熟与聪慧,又是胞妹幼妹,是以在单论年纪甚至可以作为自己女儿的小妹妹面前,英明神武的帝王也能将心事吐露一二。昫阳公主听了兄长的想法,瞬间便明白了他的宏图大业,饶是民愤民怨已经随着自己那一句攀升到了顶峰,但是总是会有法子的啊!
平息民怨,最好的方式便是披露更多消息,加上刻意地引导。原本连帝王都有些束手无措的局面,却是在昫阳公主的一番了解过后,找到了破局之策。匈奴汗公主年纪不过八岁,便是最佳的平息民怨之法。毕竟八岁还是个孩子,尤其又是在草原长起来,未曾见过大历繁华的女子,不光能够解除帝王心底一样的担忧,还能一举平息民间的反对之声。
毕竟八岁的孩子尚且无法生育,而八岁去的孩子,也正是一个学习接受的最佳年纪。莫说是连带着熙帝心中也是无尽担忧,关于之后的继承人,经过昫阳公主这么一点拨,瞬间便是豁然开朗。那点子忧心也不复,毕竟教导一个八岁的孩子成为大历淑女,并非难事。连孩的母亲都被同化了,又何须担心其子嗣存了外心。
更何况,即便是如此也不放心,八岁到及笄也还有也还有七年的时间。七年的时间里,太子会有无数子嗣,即便是成年了的太子妃,也是望尘莫及。更不消说,经过七年调教,成年后的太子妃自然与当初从匈奴汗国出嫁的八岁女童不同。假以时日即可,短短的六个字,却是给了帝王一颗定心丸。
之后昫阳公主再未插手,但是随着民间渐渐开始的诸多关于东宫后院,长子嫡子和八岁这些关键词出现,渐渐地也就冲淡了许多敌对的言论。人们开始讨论起了应对之策,关于这个敌国公主到来之后,身为大历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这位太子妃。这些转变不乏刻意地引导,但是必然也少不了八岁这个信息带给人们的安心。更何况,还有备选方案,即便是八岁这个年纪还是不能叫人放心,正式迎娶了太子妃之后,东宫太子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东宫后院的缺口也顺理成章的补齐。
如此,至少东宫储君的长子还是大历女子所生,便也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然而,谁也未曾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东宫居然没有半点喜讯传来不说,渐渐长成了大历贵女模样的太子妃,渐渐地被百姓喜欢。这其中当年的八岁女童是不是知道这一切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太子妃渐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完美贵女,其出身也渐渐不被人提及。付出必然不少,毕竟异国他乡只有自己格格不入,即便是成人也难以适应,更不消说对于一个远离父母亲族熟悉的一切,一个仅仅只八岁的小女孩。
但是所幸其成长纵然艰难,到底是被大历人接受了,如此便也算是值得吧!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匈奴汗国八岁小公主的改头换面是成功的。即便这样的改变,或许她已经不是她自己了。然而才仅仅只有八岁,便被父母远嫁他国,夫君还是一个早已经成年的男子,尽管容貌俊秀,尽管位高权重,尽管来自民富兵强的大国,也很难说小姑娘对自己的身份还有依恋。
是以,年轻的将军剑舞毕,即便是胞妹,本能地,已经是身为国母的皇后,维护的便是大历的利益。因为陈玉城出色,因为他极其重要,所以夫君离不得他,大历也少不得他。当胞妹说出中意于他之时,皇后并未多想,只是将其归因为玩笑话,甚至还不惜以此前乌云塔娜瞧中了时屹进而大闹一场的轶事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