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失去某种感官特征,特定于这种感官特征的对象的概念是如何被大脑理解或者说被表征在他们的大脑当中的?
没有这些感官特征,如何准确的表达相应的信息呢?
这是一个大难题。
如果大脑无法理解,那么无论怎么给它传输信号、无论给他传递怎样的信号那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大脑只会觉得你给他传递了一堆垃圾,随手就会给丢弃了。
“联觉”这个概念,不管是心理学上的“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的观点,还是“管情绪的大脑区域异常活动造成的”这种观点,都是受到了某种误导。
也是因为科学研究在一定时期内的局限性造成的——现代科学没有发现能够证伪这种论断的生物私密场之间的共轭效应的条件,对大脑本身的研究也过于浅显。
翟竖晃了晃脑子,各种概念已经看得他都头懵了。
不过【抽象概念具象化】这个东西他是完全搞清楚了的,简单说来就是:
正常的人可以很容易理解彩虹这个概念,它是由颜色组成的,多看几回,大脑就很容易形成这种认知表征。
但盲人怎样表征彩虹这样的概念呢?他连颜色是什么都不知道、都不理解的。
可以类比一下:
正常的人,如我们是如何表征那些超出我们感性经验的概念的?
如,“自由”、“正义”等这些没有明确的外部参考的概念是怎么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表征的?
像“杯子”这样的具体概念具有可感知的特征,如形状、大小和颜色,而像“自由”这样的抽象概念则是缺乏感觉特征。
抽象概念如何表征,是理解大脑中知识表征的重要方法。
未来科学,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大脑有一个特定的区域是专门负责语义和概念信息的表达和检索。
通过类比:正常人如何表征“正义”等感性概念,盲人就可以利用同样的手段表征“颜色”这个概念。
只不过这个过程可能要更复杂一些:具体概念→模糊概念→感性概念→类比表征。
这样一整套过程下来,从未见过“颜色”的先天盲人就对颜色有了概念,就像人从来也没见过“正义”是什么样子,但对正义有了概念是一样的。
……
“这么复杂的转换过程,也幸亏有了亅语言,否则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不过,即便有亅语言也不好搞啊,对芯片性能的需求太高了这!”
翟竖拍了拍脑袋,需要的硬件设备是一大难关,别说现在芯片制造受到限制,就算不受限,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工艺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求。
——————————
本章部分理论精炼自《自然》子刊一篇论文,加入了作者自己的臆想,现在问一下,这章写的东西难以理解吗?1、非常难;2、还好;3、没问题,能理解。
不过了解不理解都不重要哈,即便不理解也不影响继续看下去,你就知道主角成功了就行了。
推荐晋级了,感谢所有书友的支持,感谢!
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多多投票、追读,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