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如松回到霍山派,他之前已经收到了孙墨的消息,霍山派众人都等着他做决定,常如松什么也没说,一个人进了屋子,把一干弟子都关在了外面。
屋里放着梁如竹的尸体,盖着白布,常如松掀开白布看了一眼,眼神复杂。
他和师兄郑如泉、师弟梁如竹从小一起长大,十五年前师兄不满他接任掌门,叛出师门后再无音信,如今师弟也与他阴阳相隔。
从小一起长大,三人心性却各不相同,大师兄天赋过人,但过于偏执,不想走正路反而醉心于旁门左道,三师弟天资尚佳,却无心于武功剑法,好逸恶劳。
唯有常如松,最有原来霍山派掌门的气度,接任掌门后,霍山派依旧是天下第一剑门,他本人剑法极妙,在江湖上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待人接物如春风化雨,极具盛名。
要说常如松不知道梁如竹做的那些腌臜事,绝无可能,他自己的师弟他自己清楚。
他管也管了,劝也劝了,只不过梁如竹做的隐秘,和他一起的人也是江湖名流,无人敢动,遮遮掩掩这么些年,从未出过事。
然而报应迟早会来,常如松一看便知是仇杀。
他最后叹了口气,小心的把白布重新盖好,从屋子里退了出来。
“师父!”孙墨立马迎上来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抓杀师叔的凶手?”
韩月琴攥着手帕,也红着眼看向他。
其他弟子大多也是满脸的怒气和恨意,随时准备提剑出动,唯有颜烛面上表情不多,垂着手站在一边。
颜烛心里有些忐忑,师父会生气吗?当时是他把茯苓带回了霍山,师父会让他去把茯苓抓回来吗?
“都回去吧,”常如松平静的开口道,“明日给你们师叔下葬。”
“什么?”孙墨难以置信的睁大眼睛,“不去找凶手报仇吗?”
“你师叔……罢了,”常如松摇了摇头,“他犯了错,承受了后果,莫要再提了,都回去吧。”
“那我叔父怎么办?师父,你是不是怕了?你不愿意抓凶手,我自己带人去抓!”韩月琴说完,一跺脚,转身就走。
等其他弟子都散去,颜烛才走上前,低低的叫了一声:“师父。”
常如松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件事我不会追究。”
颜烛猛的抬起头,惊异的看向常如松。
“关于一个人的传言,只是这个人在大多数人眼里的模样,往往和事实不尽相同,”常如松有些自嘲的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江湖上都说,你师父义薄云天,为师愧对之。”
“师父……”
“槐山派这些年做的事,我也并不是全无所知,但总有诸多顾虑,牵牵绊绊,被束缚了手脚,剑客却连剑也不敢拔,纵观武林,真正行侠仗义,问心无愧的能有几人?”常如松拍了拍颜烛的肩,“你想做什么,尽管去吧,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霍山都能护你周全。”
颜烛心中一热,取下腰间昆吾剑,跪在地上恭敬的磕了一个头。
十年前颜烛来霍山,常如松对他的身世和作为从来不过问,不仅传授他武功剑法,也教他为人处世,如师亦如父。
无论以后他是谁,他永远都是霍山派常如松门下弟子。
韩月琴找画师根据描述画了茯苓的画像,送去了槐山派,槐山派已经发出悬赏通缉令,搜寻茯苓的踪迹。
“公子,属下派人去天机阁问了,那边答复说,茯苓是阁主的私交,有关茯苓和万仇门的一切问题都不予回答。”
“私交?”颜烛坐在酒楼的包间里,他握着手里的青瓷茶杯,指腹在杯沿摩挲,“罢了,他聪明的很,不会让人如此容易就查出来。”
李忠问:“那还要继续查吗?”
“当然要查,查不出来就一直查。”颜烛握着茶杯的手突然顿住,他微微向窗外偏了偏头,接着对李忠说:“过几日就动身去江南,你先去准备吧。”
李忠应声,从包间里退了出去。
颜烛朝窗外道:“你要是再不进来,我就把窗户关上了。”
一道黑影从窗外跃进来,来人把面具摘下来,露出一张眉目如画的脸。
颜烛看了他一眼,将桌上的反扣的青瓷茶杯拿起一枚,往里注茶:“我要是没发现,你今日就不进来了?”
茯苓站在窗边未动,“我其实只是路过。”
“从二楼的窗户上路过,你要上天不成?”颜烛气得咬牙,声音也跟着沉了下来,“之前装了那么久,现在连句像样的谎都不肯编了?”
颜烛不仅是生气,他还有几分不安,他怕茯苓开口,说这一切确实都是假的。
只是颜烛当了真。
但茯苓什么也没说,还能说什么?他骗了颜烛,没人逼他这么做,可是他又不得不这么做。
霍山派不是冬青门,常如松不在门内的机会并不是时时都有,如果硬来,很难全身而退,他不怕死,可是仇还没报完,他怎么有脸去见爹娘和和姐姐?
何况,如果没有这一趟,颜烛会离他这么近吗?会对他流露出那样的温柔吗?
还是像三年前一样,刀剑相见?
他后悔吗?应当是不后悔的。
只是舍不得。
茯苓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眼里的情绪,平日里张扬恣意能说会道的人,此时脸色发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颜烛心里到底还是不忍,他深吸了一口,问道:“不喝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