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门关军中将士前来。
“大人,谢大人救命之人,没有大人,咱这条腿就没了。”
“没有大人,咱这条命就没了。”
“……”
谢玉到达阳门关当日就彻夜守在伤营之中,上到镇守下到伙夫都看在眼里。
连武将对伤营都没有谢大人这般用心,而正是谢大人这样的用心,他们才能有活着的机会。
“诸位是我大炎将士,为了我大炎不惜生死,本官做些许事自是应当。”谢玉道,“只望诸位能护我大炎安康!”
谢玉长长一稽。
众将士一起躬身:“敢不从命!”
远处里的崔节度使使劲的嘬牙花子。
阳门关的事情在并州城也有所闻,可也都是简短几句略过,他还真不知道谢玉区区一文官怎么就让那些兵头子们这么恭敬。
“来,跟我说说。”崔节度使拉住旁边的校尉问。
若是谢玉在就能认出来,那名校尉正是王军。
军营中的动静也惊动了百姓。
只是那时候谢玉已经回到了住所之地。
谢玉升为从二品京兆府牧的消息先传了回来,嬷嬷又是欢喜又是忧。
从二品之位已经是江州谢氏历来祖辈极少的荣誉,即便到了京都,京都谢氏也要敬重几分,可京兆尹牧这个官儿又实是得罪人,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堪称一步错步步错。
这还不算什么,待谢玉回来,嬷嬷才知道竟是明儿个就要走,连辎重都得半路上补充,嬷嬷脸色再也没法变得好看。
“就是这么急的吗?是他们怕死来的晚了,为何要家主急急的往京都赶?连个仪仗都没来得及准备,怕是京都之地比想的还要险峻。”嬷嬷关切道。
“嬷嬷说的不错,可正是因此如此才要往京都一行。”谢玉道,“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之别显而易见,入京之后,只要尊从圣命,自当无虞。”
“当真?”嬷嬷问。
谢玉正色:“理所当然。”
嬷嬷见谢玉这般笃定,也放了心。
她只是谢氏老仆,不懂官场上的那些,既然家主说无虞,定然无虞。
看到嬷嬷离去,谢玉悄悄松了口气。
哪里这么容易的!
她早就把她如何治理并州城的顺序方法上折子告诉了大炎国朝的皇帝,她就不信那些所谓中流砥柱就没人看得懂。
依她看,根本就是没人干!
啧,皇权势微啊!
若是真的照着她说的,听皇帝的话,即便她是六大氏族之佼佼,怕也危矣。
哎,想要活着怎么就这么难。
“大人,四公子到了。”谢二禀告。
**
“我来还书。”姜晟递给谢玉一本兵书。
谢玉知道这本兵书正是姜晟前日从她这边借走的,人家还在她这边住了一晚上,弄得她都没睡好觉。
“看完了?”谢玉问。
“之前看过,这次正好看完。”姜晟道。
书上可见细微褶皱,看得出姜晟是真的看过。
谢玉对兵书一窍不通,从并州城带过来也是因为这本兵书上说的浅显易懂,多少她还能领悟一点,临走时姜晟拿回来正好也能打发时间。
谢玉看向姜晟,姜晟穿着宽松,身上隐隐有药味传出。
谢玉放下书,问:“伤口如何?”
“好了很多。”姜晟笑着说道。
灯光下的男子俊逸的不像话,再待笑起来,更是如风拂面。
谢玉轻叹:“还是要早些歇息。”
姜晟脸上的笑意敛起来,道:“明天兄长就要走,晟有话对兄长说。”
“好。”
谢玉立刻答应下来。
她也有话对姜晟说。
本来因为他受伤想写信告诉他,既然人来了,索性就说给他听。
不多时,茶盏糕点摆上,茶水氤氲,淡淡的香气让人迷醉。
桌前只有谢玉姜晟,再无第三人。
“若不出意外,一年之内,拉姆会死。”谢玉道。
“为何?”姜晟道。
这是书上写的。
可现在谢玉只能说出她从结论倒推的推断:“拉姆在阳门关几次受伤,麾下兵马受挫,厮罗定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角丹历来以实力为尊,此次和厮罗往冬城去,见识到了厮罗的厉害,定会服气;子幕学得我大炎文字礼仪,自当是以拉姆之令从,可若是拉姆死了,子幕也只能乖乖听话。”
姜晟神色沉凝,点头:“兄长所言不错。”
“既外无战事,于内就更要小心了。”谢玉道,“这次崔节度使及时赶来,是王爷对四公子的忧心关切之意。对王爷来说是父子血脉之情,但对旁人则是意味着王爷对四公子的不同;四公子在阳门关所为,军中上下都看在眼里,崔节度使是军中之人,行为磊落,定会如实告知王爷,王爷会欣慰,可旁人却未必。”
“那位王妃的性子,四公子也可知一二,世子如何,四公子和我心知肚明。”
“四公子要早做打算。”谢玉谆谆告诫。
姜晟放置在桌上的手握成拳,目光不眨的盯向谢玉:“兄长是要我仿效厮罗?”
谢玉断定厮罗会动手对付拉姆,一年之内拉姆必死,如今他和世子的境况和厮罗拉姆又是何其相似,已然意味着你死我活。
谢玉赞叹。
男主嘛,就是聪明。
但她可不能给男主灌输这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