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顾炎武的意思是说,春秋时期礼制尚存,好歹周王室有些面子,但是到了战国,彻底崩塌。
那么春秋时期的郑庄公,被后世抨击为率先破坏礼制的始作俑者,大加挞伐,回看郑庄公的执政期间,表面上仍然有维护周礼的意愿,但是这种意愿是否只是一种假象呢,至少郑庄公在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来说,他的“维护礼制”更多的是一种借用周王的纸老虎的皮,打着周王的旗号罢了。
有人说郑庄公有践踏礼制,但也有维护礼制,这样的说法看起来有点别扭。首先,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国君都对周王室有很大的功绩,几乎都是在周为卿士,差不多算是世袭。郑桓公、郑武公直到郑庄公,都是如此。郑国本身又是周王室的宗亲兄弟国,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父,是一家人。
周郑关系一直以来非常密切,这主要是周王室自幽王发生动荡后,郑国出力很多,平王东迁也几乎是依仗着郑国顺利完成的,要说郑国君主不晓得礼制,那是假话。
易曰履霜坚冰至,其所由来者渐矣。郑庄公成为第一个被认为是毁坏周王室礼制的始作俑者,客观的说有点勉强。事实上,周王室自宣王以后,特别是经历了厉王、幽王期间的严重政治动荡,对外南征北伐,周的国力损耗很大,又不能行仁政,暴虐无道,先有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后有幽王时期的权力斗争,本来就渐趋衰弱的周王室更加残破不堪,要是没有秦晋郑的勤王之举,不知道会被北戎打成什么样,北戎敢于来侵犯,首先证明了周王室的威慑力下降,那个赫然天下王者独尊的周王室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郑桓公时就对周王室的内部权力斗争看不惯,但是他虽然为卿士,不过也只是辅佐行政,并没有说了算的大权,何况政治派系都有自己的力量,他一个郑国君主并不能进行协调,他没那么个身份,更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但是他从郑国的角度出发考虑,因为郑国与周毗邻,周要乱自然会波及到郑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种态势下,郑桓公逐渐将郑国都东迁到虢等小国的周边,大国那里不敢去,郑国迁都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是从郑桓公就开始运作,到了郑武公终于实现了郑桓公的国家蓝图,更关键的是郑武公采取了对邻近的小诸侯兼并政策,尤其是虢等,这些小诸侯国没地位,没有影响力,那么郑武公的做法对未来的郑庄公有着深刻的影响。
郑国能拥有周王室卿士的政治资源,又在郑武公的努力下土地得到扩张,这些怎么得来的?并不是施行仁政吧,那是国家力量的体现。郑庄公即位后国内爆发了共叔段的动乱,但是没怎么有大的波浪,郑庄公轻而易举就克段于鄢,国内归于安定,但是这件事对他的英系那个很不好。
郑国势力在逐渐强盛,渐渐威胁到周王室,对于郑庄公杀弟囚母的手段,相信周王室那边也背脊发凉。于是发生了周郑交质乃至交恶,乃至直接干了一场。这时期的周王室懦弱,正如郑庄公伐许时所说,“周室既卑,周德衰,天有所厌”,不如此“吾其能与许争?”他的意思好像是周王室已经压不住天下了,既然大家都是宗亲兄弟,我们来帮衬着说了算也是自己家的事情,应该的嘛。
对于郑庄公的批判,在太史公那里并不怎么看到,《左传》中也不是那么旗帜鲜明,只是汉武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控制管家的主流甚至唯一的政治方略,这种政治环境下,于是郑庄公被重新评价,于是乎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践踏周礼的始作俑者,批判郑庄公是时代的需要,政治的需要。也就是说后世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树立儒家为正统,维护等级和尊卑的政治要求,对郑庄公的态度上,自然贬斥更多,可以说凡是专制的王朝都对他予以挞伐,这是从维护礼制这个核心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