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看相人算好的时辰,今天李府的大孙子和黑二姑大婚过门的时辰定在了卯时。
斟东灌城距离黑二姑家里也不算太远,按正说接亲的队伍用不了来的这么早。但是自古至今,农村都有个不成文的风俗。
如果算定的结婚日子很高(意思就是这天结婚的人特别的多),尤其是生活在同一个村子的人家,大家就要比着争着起个大早,力求拔个头筹。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看谁家抢先接到新娘子,在心理上图个吉利。
所以,李府的迎亲队伍早早的就出了斟东灌城。等来到黑二姑家的门口,他们分开人群,叫门的负责叫门。舞狮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俱安其位,各司其职。锣鼓家什叮叮咚咚敲响起来,好不热闹。
迎亲的队伍中,有人就点燃了鞭炮、二踢脚和爆竹,顷刻之间,呯呯当当,震耳欲聋,还在熟睡中的村里人赶紧穿衣起来看热闹。
好家伙,迎亲的队伍一拉溜排出老长老远的距离,足足有上百人。后来人们私下打听才知道,这次李府真是气派,足够大方,他们派出了九十八个人的迎亲队伍,寓意“接亲就发”。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加上街坊四邻前来看热闹的百姓,整个街巷拥挤不动,简直人山人海一般。
这边还在叫着开门,黑二姑家里,亓嬷嬷正在为黑二姑开脸呢。这可是个细致活,亓嬷嬷灵巧的双手,拉拽着两根棉线,在黑二姑的脸上、鬓角等地方四处穿梭,不停的绞去多余的汗毛。
黑二姑脸上、鬓角等处的汗毛,要比一般的姑娘多点。亓嬷嬷小心的拉拽,心里想着尽量别弄痛了姑娘。但是听到咚咚的敲门声,院子外面震天响的锣鼓,鼎沸的人声,饶是平素里技艺娴熟的亓嬷嬷,一大清早的,她的脸上也冒了细细的汗珠。
有那么几次,亓嬷嬷自己都感觉到棉线把黑二姑的脸皮绞拽的生疼,但是黑二姑却咬紧了嘴唇,一声不吭。为新娘子开脸多次的亓嬷嬷,这次可是从心里佩服了黑二姑。
屋子里面新人的准备很快就收拾停当了,院子里的刘一刀师傅,已经准备好了几桌精美可口的菜肴,旁边的小屋里,几个妇女正在把一个个像元宝一样的水饺下锅呢。
整个小院,香气缭绕,热气腾腾,欢声笑语,响个不停。氤氲起伏的菜香,袅袅婷婷的漫过了低矮的院墙,向着四周飘逸。这个时候,看热闹的人们,迎亲的队伍里,就有人不停的砸吧着嘴,还有人情不自禁的流出了哈喇子。看来,美食的诱惑的确让人很难抵挡。
等到屋中的人打开院门,将接亲队伍的主要人员迎进家里。经过询问,大家才知道,原来李府迎亲的队伍中没有新郎的身影。
带队前来迎亲的,竟然是新郎的叔伯兄弟。摸不着头脑的人们也不敢随便议论。黑二姑的父母心里也咯噔一下,感觉有那个地方不太对劲。
原来,在旧社会广袤的农村,前来迎亲的当天,没有极其特殊的事情,新郎必须亲自带领着迎亲的队伍,将自己的心上人高高兴兴的接回家去。这一天,新郎要当场改口,叫爹喊娘,还要坐在首席上吃饭呢。
难道这是李府的下马威,还是那个地方出了问题?虽然内心忐忑不安,黑二姑的爹娘还是赶紧张罗着带队迎亲的人们坐下来吃饭。
等到众人吃罢了早饭,李府前来迎亲的两个使女便走上前来,小心翼翼的搀扶着黑二姑上了花轿。等到新人上轿,迎亲的队伍开始吹吹打打,向着斟东灌城里走去。
黑二姑乘坐的花轿,是一顶描金绣花八个人抬的大花轿。
说起轿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无论在宫廷剧中,还是从旧时的电影、电视中,经常可见轿子的踪影。但是说起轿子的一些常识,可能多数人不懂。有的人即使知道一点,也是一知半解,凤毛麟角罢了。
关于轿子的知识,笔者也借机恶补了一下,这里借花献佛,顺便与列位共赏。
轿子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话不无道理。
《隋书·礼仪制》记载:“今辇制像轺车而不施轮,用人荷之。”没有轮的“车”,用人抬着走,这便是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