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尚书·益稷》中,记述了大禹治水时自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四载”中,就包括最原始的轿子。
对此,《史记·夏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1978年,在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开掘的春秋战国古墓中出土了三乘肩舆(轿子的古名)。它们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说明此前,肩舆已经有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从先秦到两晋时期,统治阶层主要乘车外出。虽说当时的轿子还不很流行,但是皇室贵族中的一小部分群体还是越来越喜欢使用轿子。
晋朝顾恺之在他所画的《女史箴图》中,就生动描绘了西汉成帝与班婕妤同乘一驾肩舆的情景。
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有一幅《步辇图》,画的就是唐太宗乘坐轿子。图中,唐太宗端坐在一乘“步辇”上。由两个宫女抬着,四角还有宫女扶持。
《旧唐书·玄宗纪》载:唐玄宗一次欢宴百官于上阳东州,醉者赐以床褥,“肩舆而归,相属于路”。一时乘肩舆者很多,然而乘轿毕竟是皇上的恩赐,轿子还不是社会通用的交通工具。
轿子作为一种较大普及的交通工具,始于宋朝。在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就有许多人乘轿子出游。
这些轿子同汉唐时期的轿子大同小异,仍两人抬杠,但选材精良,以硬木为主,上雕花纹飞龙,造形美观。样子和近代见到的大致相同。
南宋时,轿子的使用更进一步推广。《宋史·舆服志》中说:“中兴东征西伐,以道路阻险,诏许百官乘轿……”。
到了明朝中后期,连中小地主也“人人皆小肩舆,无一骑马者”(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明清以后,轿子发展为四人抬或八人抬。王公贵族之所以宠爱轿子,是因为坐在这种特殊交通工具上,无车马劳顿之苦,还略有颠簸起伏之意,悠然自得,安稳舒适。
清朝文人王渔洋有诗道:“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安坐吃槟榔。”这时,轿子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代步工具。
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或显轿,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又称暗轿。
不同的官品,轿子的形制、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区分。如明清时期,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三品以上大官可用银顶,皂色盖帏。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之称。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只能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轿子。
另外,轿子按其用途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帝后妃乘坐的是装饰豪华的辇,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
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
如清朝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
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此外,乘轿还有一些其它规定,处处显示着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但是到了清朝后期,国家羸弱,吏治腐败,很多规矩也就不是那么严格讲究了。
今天黑二姑乘坐的,就是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结婚讲究明媒正娶,但凡丈夫家里条件过得去的,必须要用花轿迎娶。过去的老娘们吵架时,经常有这么一种口头禅“老娘可是你明媒正娶,用八抬大轿抬进家门的。”
闲话少叙,书归正题。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前后排开了一长溜,两旁还有跟着看热闹的人群,一路说说笑笑,向着斟东灌城里走去。
这一去吉也凶也,祸福难料。我一边写着,各位继续推荐打赏,耐心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