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明白了,我来安排。”雍黎一下子便明白了他的用意,笑道,“你这是打算钓哪一条鱼?”
“愿者上钩,谁冒出头来我便是钓的谁。”谢岑一笑,“我走了,你自己好生注意些。”
雍黎点头,待他离开自去换了身衣裳,略避开旁人便出了这处别院便往东城行去。
大都府历来有“东富西贵”之说,因为大都府漕运码头都集中在东面,故而粮仓集中,更显繁荣,且多有巨商大贾居住于此。
虽因商人身份所限,大都府东城的建筑规制自然比不得城西,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形容精致的雅园。
其中名声最响最为人所知也最是神秘的,便是清越坊的一处名叫“词人霁”的小园子。
这小园子是一座新园,建成之后不过十来年,但自建成时便有声名在外,原因无他,而是因为这座园子是建筑大家石淳子的收山之作。单单石淳子的名声,就足以为这座园子扬名。
而之所以说这座园子最是神秘,是因为这十来年这园子镇日闭门,除了偶尔后门有一二仆从出门采买之外,几乎无人知道此处是否有主人家居住。更是因为这座园子自始建时起到现在已经近二十年,但无人知晓园子背后的真正主人是谁,就连官府记录在册的信息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名字和一些模糊的信息罢了。所以众人都觉得官册上的名字,并非真正的主人,毕竟能请得来石淳子设计园子的,又怎会是个名不见经传之人?
也正因如此,这座园子反而得人诸多猜测,而其中最为人所传扬的一种猜测,便是这园子其实是某位隐世大家避世之所,而外界之所以无从探查这位隐世大家的身份,其实是因为这位大儒避居小园清修十数年未曾迈出一步。
而园名“词人霁”,也在众人的猜测中得了个诗意十分的诗意的由来。这“霁”是一色青蓝,据说是这园主雅好丹青又擅诗词,某日作画时调出一色青蓝,觉得比往日蓝色青色更多了丝纯粹,便名之为“词人霁”,而这园子名字便出自于此。
而渐渐地,在众人的诸多猜测之中,这座园子低调了十几年之后,在城中百姓心中也渐只落得“神秘”二字了,也少了许多好事之人的观望。
但也就是在前两年,这处园子却突然又引去众人目光,原因无他,仅因一人。
陈帝第七子旭王沈蔷。
这位性情温吞优柔寡断的七皇子,可以说是陈帝争位的几个皇子中最不显眼,外在势力和本身实力也是最弱的。但这人比之他的几个兄弟都是更有几分才气,其中更以书画为精。
去年初的时候,他不知从何处结识了园子的主人家,大约又因志趣相投,此后便出入了一两回。
至于后来,这位旭王便绘了幅《词人霁小景》,虽只是园中一处景致,但这座神秘的园子,也算是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而此幅《词人霁小景》在大都府中也出现了各色摹本,众人争相传赏只求一观,“词人霁”之名再次鹊起。
而较之“词人霁”园景,更为众人所津津乐道的,却是自旭王沈蔷口中透露出一二的园主人身份。
据说是个清雅的女子。
而除此之外,旁的却无人所知。
据说某次宫宴上,还有人问起旭王关于园主人之事,却只得了“气度绝佳,容貌未知”的回答。
大都府比之萧邑略大些,雍黎不大熟悉,尽管知道地址,也颇寻了好些时候,最后还是雇了辆牛车代步,才找到地方。
雍黎乍见得“词人霁”这处园子的景致的时候,便想起当年在边境那次见到石淳子时,他给自己观阅的他汇总的平生园林之作,其中首篇似乎便是这处园子。
而以自己的收山之作,为成书的首篇,可见此处园子,在他毕生所造园林之中地位甚重,也意义非凡。
不过想到石淳子,雍黎忽又想起千古高风,前些时候还请祖父帮忙联系石淳子问问关于千古高风的一些事情的。却不想自已人已至陈国,而祖父也早早地进入陈国,而自自己入陈一来,也收到过两三次祖父的消息。但是自己所求的这件事情,他却未曾回复。
雍黎也知道,自己的这封信大约是石沉大海了,自己想问的那几个问题,约莫是如她所想,是不会得到回复的了。
“主子,旭王又递了拜帖来,您看要不要见他?”连亦匆匆而来,看了眼自过来后便坐在园子中赏景的雍黎,道。
“不见。”雍黎道,“照先前一般,随便扯个理由打发了吧。”
连亦应了,雍黎转过头来看她,“祝词那边,可有消息了?”
“消息不多,不过倒是查到了一个确认的消息。”连亦道,“在萧邑被抓到的那个人,没有被关押在刑部和大理寺,而是被送去了宗正司。而且据说人被押送入大都府后,是直接送去大理寺的,但后来不知为什么,有旨意下达大理寺便将人又转押去了宗正司。”
送去了宗正司?
雍黎心下觉得不好,若当真是从大理寺移送了宗正司,那几乎便可以确定被抓的那人是与德至王一事有些关系的了。
“人在宗正司的话,想要潜入查探便困难了。”雍黎自言自语。
宗正司处外宫,但毕竟是归属宫城,若没有一些特殊的手段,确实无从查探。
一旁连亦还在等她吩咐,雍黎却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道,“你方才是说沈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