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的嫁妆,那些田产铺子,可以给小陈氏,但是陪嫁过去的首饰家具摆件,是要留给两个孩子的,陈众也不让小陈氏这个庶妹吃亏,作主给折算了两万两银子。
小陈氏对这个数目稍有微词,因为小陈氏知道,陈氏的陪嫁里面有一箱书籍,那是当年陈家老太爷,前鸿胪寺卿陈大人给陈氏的,陈氏也算是跟着老太爷开蒙读书的,深得老太爷喜爱,陈家虽然现在没落了,但是当年也是有名的书香世家。
因为陈江川不喜读书,陈众这个孙辈又不善读书,陈家老太爷看了家里子辈孙辈之后,就决定把这些书当作陪嫁给陈氏,也算是留给陈氏的一点念想。
古籍无价,小陈氏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她知道这些古籍有多值钱。
陈众看她贪婪的样子,觉得趁着这次机会,把两个孩子从那个家里面解救出来,真是一件大好事,就凭着平西侯的无能,小陈氏的贪婪,平西侯府,也是走不远的。
陈众忍着厌恶,又给小陈氏添了一万两,小陈氏这才作罢。
两个人谈妥后,还得跟陈家老夫人跟平西侯府的老夫人谈,两家为了这个事情你来我往的,一直谈了两个月,才算是把事情谈妥了。
平西侯不想把这件事情张扬出去,索性给了老族长一大笔银子,让他把族谱给改了,把郑伯源跟郑源源兄妹两个过继给了自己的二叔,当作二叔这一支的子嗣,又把平西侯府最后面相连的三个院子给划了出去,从后墙开了一个院门,当作以后进出的大门,因为郑伯源还没有回来,就从老夫人那边把郑伯源的妹妹郑源源先给挪了过去。
陈众跟陈老夫人帮着把那个大院子给清理干净,又送了几个得利的婆子跟丫鬟,郑源源就带着那些下人在院子里过日子。
那边许棣带着郑伯源和两个侍卫一路南下,陈众沿路让人跟着,京都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给他们报信,所以,过继的事情到了哪一步,郑伯源跟许棣都很清楚。
这天四个人在一个县城的客栈打尖,有人过来给郑伯源送信,看到信上说的内容,郑伯源对许棣道:“事情终于是办好了,族谱改了,院子也分了,以后就是我带着我妹妹过日子了。”
许棣抱拳道喜,问:“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郑伯源说:“等咱们回去路过京都时,我打算带着我妹妹,跟你一起去河西,我都想好了,以后就投在卫世子的麾下。”
许棣惊讶的问:“你怎么会要投军的呢?我还以为你要科举呢。”
郑伯源摇了摇头,“我小时候跟着祖父长大,祖父说我们郑家先辈们驻守边疆,守卫大梁的百姓,惟愿国泰民安,山河无恙,只可惜后代人才凋零,再没出过什么将领之才。那个时候我就想,以后我也要投军,做大梁百姓的守护者,继承我们平西侯先辈们的遗志。”
许棣听了,很是敬佩的看着这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抱负,将来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已经到了稻谷收割的时候了,许棣这一路上采买了很多的稻谷,托人给运回河西去,一行人一边享受着江南这个时候的风景,一边忙着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忙忙碌碌的,很是充实。
办完了该办的事,许棣就带着郑伯源掉头往京都走,路过泰安的时候,买了礼物去了自己的姑姑许茹家里。
对许棣这个大侄子的到来,不管是姑姑许茹还是姑父岳青川,都非常的高兴。
岳青川在泰山脚下开了一家泰山书院,书院里好些读书的秀才举子,都是慕岳青川的名而来,泰山书院的门槛很高,想要进书院,还得先考试,考试通过了才能够进学。
许茹跟岳青川就在书院后面的一个三进的宅子里面住着,他们家的四个孩子有跟许棣一般大的大姑娘岳明岚,然后就是三个比许棣小的表弟,三个表弟都跟着岳青川在书院读书,倒是岳明岚,因为已经许配了人家,就跟着许茹在后院打理家务,绣嫁妆。
许茹笑着说:“上次见你的时候,你才这般高,这才几年时间呀,你就这么高了。你们在河西过得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