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方面在制定时也是参考了四十年前的那些还能留下来的文字纪录,毕竟这东西废了但经历过的人还在怀念的人也有,他们手上还有一些文字资料。
还有大明的官员确实是不大多,一个县知县、县尉、县丞、主簿、典史、教谕、巡检、驿丞基本上普遍的就那么六七个职位,整个北直隶从上到下职位也只有四五十个而已,虽然具体就职之地也有一些具体要求但终究特殊少而共同点多。
这让卢象升编制考成记则也不算太困难与繁杂,当然上上下下的明暗阻力肯定不小,但卢象升性格坚毅又亲力亲为进展速度不慢,但也不可能马上见效。
正是如此民众的议论热点很快转移了,这时可热议的事太多,比如商报介绍的穿越众高炉就让民众实实在在很吃惊。
那高炉在金军入侵时肯定停炉奋应变的,之前因为耐火砖质量、砌砖质量、使用经验等原因炉期不长,第一次只用了十几天就歇炉重砌了。
还有因知道金军会入侵,当时对高炉、钢铁基地等根本不会宣传。这时金军不可能再来京师地区,加上其它需要这高炉就开始在商报上大幅度介绍了起来。
''这一炉十几万斤铁可以打多少锄头?''
''先秦人办的我信,他们训练的新军多么厉害,在关外耀武扬威、、、''
''那是二码事好不好!''
''是真的,我姐夫家二姨的外甥在那里干过泥工活,那炉子近处望着脖子仰酸了才看到顶,白天浓烟滚滚,夜里火光冲天,二三十里路外也可以见到。''
这争论放在京师附近大多数时候有人出来证明,还有一些有钱有闲有兴趣的人觉得并不远,还有专门去现场参观的。这些人虽然无法靠近可高炉高大,远处望着也是有耸入云霄之感,于是先秦人无所不能的名声愈加深入京师附近地区的人心。
京师地区如此其它地方的人要他们相信比较困难一些,不过这样的报道主要是让商报名气大一些,还有穿越众在报上登载的招收识字人容易一些。
到目前为止穿越众的产业还在飞速扩张之中,需要的普通劳动力稍微好解决一点,识字的年青人却是永远不够。后世改革开放一开始的农民工虽然识字不多,大多数也是上过小学识一些字的,而且当时也是从事最基础的土木工程为主。。
后面的新农民工可是初中生起级,那是九年义务教育制的成果。而且是扩招后连非名牌大学生也一样成为普通劳动力为主,这在解放前不可想象或许有些浪费,不过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肯定是需要大学生的基数的。
后世在通才教育上有些浪费,这时代穿越众这时将附近地区的无望科举,愿意就业的年青秀才、童生已经收罗一空,为此商报报道穿越众的工业成就乃是为了吸引外地年青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