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在崇文馆被叫走的太子来到了宣政殿,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的朝堂众臣,只是大家都没有说话,一来是不知道皇帝急招是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大家都保持沉默,二来人可能还没有来全,还有皇帝本人也还没有到场,倒不如静心等待,不能做出头鸟,大家不约而同的闭目养神。
一会儿的功夫大家都听到了脚步声,很急切,还很重,
皇帝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众人看向了跟着皇帝进来的两个人,大将军侯君集?他怎么又回来了,上一次他回来就没有好事,这次皇帝又想出什么诡计?看到这里很多人感觉身上有点紧。
众人又看向第二个人大将军李道宗?怎么会是他?他不是驻守在辽东抵御靺鞨人和高句丽吗?难道东线战事发生变化了?
皇上看到该到的人都已经到了就开始说话:“这次急招众爱卿前来是有些事情需要众卿出谋划策,侯君集你先说吧。”
侯君集站出来道:“皇上,各位大人,臣这次回来是因为有紧急军务上报,吐蕃人犯边了,已经接连击败依附于我们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几支势力,现在其兵力直达我朝松洲之地,甚至狂言要我们和亲。”
吐蕃人?那群从高地上下来的蛮子?这时候很多唐人还不太了解吐蕃人的状况,只是粗略的知道这些高地人于野人无异,但是这些人居然敢侵犯大唐边界?现在的大唐可不是立国之初的羸弱国家了,在皇帝的带领下,大唐这时候已经接连击败东突厥人、吐谷浑人,还有刚刚击败的高昌人,威赫西域,可谓是兵强马壮,那些高地野人不偷偷的躲起来祈和就算了,还敢犯边?还敢狂言和亲,他们以为自己是匈奴人吗?大唐是求和的汉吗?
这时就有不可信的大臣站出来发言:“侯君集将军你不是在危言耸听吧?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些高地人之前还是跟野人一样,长安城坊市的很多昆仑奴都是那些高地人,就凭这些人居然胆敢犯边?是吐谷浑那些人不禁打还是他们谎报军情?”
侯君集知道会有人问,有这些疑问的大臣不在少数,便沉着冷静的道:“各位大人可能不太了解现在吐蕃的情况,之前吐蕃的确是大家知道的样子,但现任的吐蕃王松赞干布可谓是一代雄主,自上位以来不但收拢了很多隋末战乱的流民,掌握了很多我们的技艺,还精通治理国家,吐蕃今时已不同往日,再加上吐蕃人本就民风彪悍,能征善战,还有高地的独特地利,现在已经成为了我朝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大家在长安坊市看到的那些昆仑奴就是被吐蕃人打败之后逃亡出来的。”
那些昆仑奴居然是逃亡的败兵?可是很多人都见过昆仑奴的,体型雄壮,魁梧有力,居然会被吐蕃野人击败?吐蕃人有这么强悍吗?想到这里有人心中不免升起畏惧之心。
侯君集看到了也明白他们的心思继续道:“不过各位大人也不用太过担心,那些吐蕃人虽然勇猛无敌,但毕竟是贫瘠落后之所,不论是刀剑还是铠甲比之我们都是有一定差距的,能够胜过吐谷浑多半是占了出其不意的原因,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我们之前对吐蕃军队并不太了解,并且吐蕃人在那里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开战初期吃亏是不可避免的,但战争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结果如何还未可知。”
不管是皇帝还是诸位大臣听了侯君集的言论皆是微微点头,侯君集作为经久的武将,看待问题是有道理的。
皇帝看大家已经明白侯君集说的事,就对李道宗道:“李道宗,你也说说吧,你回来的原因是什么?”
李道宗闻言站出来,行礼之后道:“皇上,诸位大人,我这次回来也是因为有紧急军务上奏,高句丽人也犯边了,越来越多的高句丽人出现在了辽东境内,并且一些小的村庄农户已经受到袭击。”
高句丽人杀过来了?这可真是一个糟糕的消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把文帝留下的一个好好的大隋生生的就给打没了,虽然隋朝的灭亡也有世家和天灾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隋炀帝不计得失的攻打高句丽,来满足他的好大喜功,结果就是几十上百万将士殒命他乡,马革裹尸,国祚灭亡,宗庙断绝,天下大乱,百姓流离,群雄并起,使整个国家的人口从开皇之治最多的八百九十万户锐减到了两百万户,这才是他最大的罪,罪无可赦,最不可被原谅的地方,三次远征高句丽百姓家家皆缟素,户户挂白绫,十户九室无儿郎,夜夜都闻哭儿声,甚至为了不从军打仗,百姓宁愿自残手足,民心尽失,高句丽成为了死去将士的不归之地,活着的人身上最大的疤痕,也是最害怕的噩梦,大唐这么多年的发展壮大也从来没人想要提起这件事,只是没想到高句丽卷土从来了。
李道宗继续道:“炀帝三征高句丽虽然以惨败收场,但高句丽也并不是全身而退,为了对抗炀帝的大军高句丽一样穷兵黩武,国力耗尽,只不过最终活了下来,也算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然后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算是恢复了过来,掌握高句丽朝政大权的泉盖苏文挟天子令诸侯,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
听到这里朝堂一阵安静,新仇旧怨啊,西边有吐蕃,东边有高句丽,都是不好相与的对象,所有人都陷入了两难之地,但大部人心里还是自然的抵触选择高句丽,这个火坑大家都不想在踏进去了,这是一位大臣先是站出来道:“皇上,臣不建议同高句丽开战,我们都是亲眼目睹过炀帝的惨败,也经历过前隋的灭亡,军心不在我,开战恐不利。”
马上有人附和道:“皇上,臣也以为高句丽战事不宜轻起,百姓经过多年才遗忘了高句丽的惨败经历,如果现在开战,民心恐动荡啊。”
众臣皆是呼应这样的看法,皇帝沉默一下道:“李道宗,你认为呢?你常年执掌辽东,对于此事你有何见解。”
李道宗沉吟片刻道:“皇上,前隋的失败历历在目,天时地利人和皆在高句丽,开战的确对我等不利,但现在问题的重点不是开战与否,而是高句丽主动袭扰我边境,我想这都是他们的试探之举,正如刚刚诸位大人所言,炀帝的惨败军心民心皆无,那高句丽恰恰相反,民心士气正旺,所以攻守之势异也。”
现在高句丽当然是敢主动攻击唐的,因为他击败了强大的前隋,并且隋因此而亡国,在高句丽眼里,唐现在只是隋的继任者,并且国力并没有追上前隋,现在的唐朝是完全比不上隋朝的,这也是他敢于试探的原因,根据试探唐的反应决定接下来的攻守走向。有这样想法何止是高句丽,就算是在唐的内部很多人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这也是事实,现在的唐的确还比不过巅峰时候的隋,现在的大唐皇帝还远远不是名留青史的千古一帝。
李道宗的话说完大家才明白自己是挨揍的那个,脸色一阵青红,大唐多年来从南打到北,都是主动打别人,所以刚刚惯性的这么思考问题,现在才知道这次是人家打上门来了,可即使是这样,大家还是不想跟高句丽打这一仗,多数人还是更愿意对付吐蕃,于是就询问侯君集对吐蕃开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