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兵一度担心这个瘦小的文人会神经崩溃,或猝死过去,那他该怎么给高仁厚解释呢?
“没事……”
李袭之说着便要站起来,毕竟坐在别人家的地板上着实不雅,可他竟全身脱力,连站都不能站起来,最后还是吕兵赶紧抱住他,才将他扶了起来。
“让小郎君见笑了。”李袭之讪讪道,又想起他此来的意图,可到最后他却连提也没提,道了声告辞,便狼狈离去。
因为他用来招揽吕兵的资本就是高仁厚的前途,可经吕兵一点醒,他自己都快失去了对高仁厚未来的信心,又怎么可能拿来说服吕兵呢?
直到看见李袭之瘦小的身影在黑幕里被完全淹没,吕兵才意识到,或许他不该对李袭之说出那些话。
…………
高仁厚大军在渝州城休整五日后,继续朝峡路的涪州、夔州等地进兵,归义都因立大功,得以暂驻渝州城,负责后方粮草器械的运输即可。
吕兵也终于有时间可以训练他的弩兵队了。
按之前的约定,弩兵队共招收士卒一百人,应下设十个什,其中一个什为亲兵,但吕兵久在行伍,对于军队的基层建制有着他自己的理解。
古代军队基本上通行以五或十为进制的什伍制,但这种建制出现在夏商时期,实在太久远了,历时近两千年,战争的形式早已变得与远古时期不同,主战武器更是不断地推陈出新,除了后勤补给方便计数、方便战后论功封赏、和方便高居庙堂的人远程操控之外,吕兵并不认为这种什伍建制有何优势可言。
但他也不会盲目采用现代军队的三三建制,他现在身处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战场,胡乱套用热武器时代的军队建制显然是不合理的。
到底应该如何建制,得与战争形式有关,得与兵种类别有关,更得与手里的武器有关……
最终,他从一百人中抽出十人作为自己的亲兵,亲兵同样得参与日常训练,兼具掌旗、擂鼓、传令、喊号等闲职。
10人亲兵不设什长,直接听命于他。
余下90人分作三支分队,以天干顺序为号,分别为甲分队、乙分队和丙分队。
吕兵的考虑是,他们的主武器是弩弓,而弩弓当近战平射,以百步内为最佳射程,因此就要求阵型必须密集,必须多人同时发出箭矢才更具杀伤力。所以,90人的弩弓队,至少得有30人站成一排同时射击,才能形成应有的火力覆盖。
而分作三支分队,则纯属战场分工的需要,一支分队专职射击,另外两支分队分别负责开弦上箭和传递,方可保证火力不间断。
既然如此,他实在没有必要再将30人的分队继续拆分成若干小队,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执行的是同样的任务。
至于弩箭放射完毕,敌人冲到身前后肯定得换成刀盾作战,那已经是使用刀盾时候的阵型,暂时还不在他的操练范围内,所以暂且不管。